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海辉软件上市一波三折 VC套现后恐逐一离场

VC们的最终目的是先上市,后套现退出。他们邀来孙振耀就任,甚至被认为是为了海辉软件的海外上市。现在,海辉上市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业界开始担心起它之后的命运

惠普大中华区前总裁、现海辉软件执行董事长孙振耀,总算把海辉软件拉扯上市了。

6月30日晚上10时,孙振耀向好友们发出短信:“感谢,海辉今天在美国正式上市,希望大家分享我们的喜悦。”这被视为当天海辉对外发出的唯一官方声音。当天,海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0.40美元,比发行价小涨4%。海辉软件最终筹集到7400万美元。

在大连,海辉是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它与东软、华信既是大连本地最大的三家外包企业,也是仅次于东软和华信的第3大国内软件出口企业。

海辉软件的业务是出售外包IT服务,客户主要来自美国和日本,以技术和金融服务公司为主要目标。2009年,海辉软件的最大客户包括通用电气旗下子公司、微软、野村综合研究所和瑞士银行等。

此前,海辉软件预期的发行价格区间为11-13美元,但受股票市场的不稳定性和全球经济的整体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海辉软件最终以低于预期的价格发行。

一再推迟的上市

据统计,近期在美国IPO市场,多家公司削减了其IPO规模或发行价格。海辉软件是6月在美上市的第11家公司,也是第8家发行价低于预期的公司。与此同时,已有6家公司取消或推迟了原定于6月在美股市场上市的计划。

相比之下,海辉的表现还算不错。但因为之前的金融危机,全球资本市场阴晴不定,海辉上市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

早在2008年6月,孙振耀就曾表示,海辉已经做好上市的准备,“只欠东风”。

此时,金融危机因美国的“两房危机”正愈演愈烈,海辉被迫推迟了上市计划。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曾透露,孙振耀曾与他长谈,坦承危机中上市必定流血,丧失企业价值,不如静待回暖,再争取一个好的发行价格。这一决定取得了大连政府的支持。

按兵不动的海辉开始不断补充加入高管,不断细化管理细节。此间,海辉分别在北京、无锡增设了运营中心、交付中心。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海辉软件盈利740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海辉软件净利润达到了300万美元,收入增至3050万美元,走上了增长的快车道。

2010年,海辉再度重启上市进程。原定计划上市时间在6月之前,此后数度调整,一度暂定在6月28日前后,此后又被调整到了7月7日前后。

事实上,2005-2008年,海辉软件的财务数据对资本市场而言,称得上亮点不足。在这4年间,海辉的净营收持续增长,分别约为1748万美元、 3369万美元、6305万美元和1亿美元,但净利润方面,按照美国会计准则,海辉连续4年亏损,尤其是2006和2008年,亏损额均逾1000万美元。

对此,海辉软件给出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导致的资产减值计提。2006年4月,海辉软件又因与科森公司合并而失去一个主要客户,致使海辉遭受250万美元的资产减值。2008年也因不良资产和几个项目的销售利润不及预期而遭遇减值。

创始人离开

一个不为人所知的背景是,在海辉软件进入上市冲刺的关键时刻,52岁的创始人却离开了这个他苦心经营12年的企业。

李远明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11月,李远明在大连海事大学内创建海辉软件公司,包括他在内的7个最初员工全部是海事大学的职工。

本刊记者了解到,海辉初期的投资为20万元,主要来自于香港的一个投资人,最初的股份比例如下:海事大学20%,李远明个人25%,投资方是55%。但是李很快把自己25%的股份全部无偿赠予海事大学,使得海辉的股权结构变成海事大学占45%,投资方占55%。

1998年,在海事大学的支持下,李远明和他的团队投入资金,这才开始真正持有公司的股份,总的持股比例在20%~30%之间。此后海辉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获得过两轮投资,李远明及其创业团队的股份逐步稀释。

2007年,在李淡出海辉的同时,最初追随李的6名创业元老也全部离开了海辉。

对于李的离开,外界有各种猜测。其中一个版本是,其与投资方在战略决策上出现分歧。

受过日本企业文化熏陶的李远明,一直愿意做中日之间的业务,而目前海辉的格局却是将日本市场放到了次要地位,转而大力发展欧美和中国市场。

这个说法至今未得到李远明的认同。他表示,引入外来股东,当然会在理念上产生分歧,“但不是因为理念分歧,又没有了控制权,股东把我排挤出去了”,“而是自己不具备操作一个国际级大公司的能力”,主动让贤。

2008年3月,卸任中国惠普公司总裁后赋闲的孙振耀接任海辉集团董事长,后又任执行董事长。孙振耀就任时曾表示,选择海辉“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企业的创办人不在,因为创办人不在,我不是职业经理人,我是出题人”。

截至目前,海辉的CEO、CFO等要职均由后来加入的职业经理人担任。

不断稀释的股权

随着几轮投资人进入,海辉软件管理层的股权不断稀释。

截至上市,投资人共持有海辉逾70%的股份,其中GGV和IFC位居前二大股东,分别持有22.6%和11.9%;集富亚洲(JAFCO)和DFJ各持有8.2%;英特尔资本和GECapital分别持有7.8%和7.2%。而公司管理层只持有5.5%。余下24.5%的股份为大连海事大学所有。

就在此次IPO之际,IFC、集富亚洲、英特尔资本、GECapital和三菱等投资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套现。本次发行后,9家投资机构仍持股61%。

海辉也曾在内部出台股权激励政策。2010年2月,向董事会主席孙振耀发行80万股普通股,并向其亲属发行120万股普通股,价格为0.30美元/股,但孙的这部分股票占比还不足1%。

在业界看来,海辉已经成为一个被众多投资人联合持股的公司,业界人士认为,VC们的最终目的是套现退出。甚至在孙振耀就任时,就被认为是为了海辉的海外上市而来的。

所以,当海辉软件的上市宏愿终于被达成之时,许多软件业人士纷纷表示,完成历史任务的VC和高管们将逐一退场。“最在乎公司发展的创始人都离开了,资金落袋的职业经理人有什么理由留下来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海辉软件上市一波三折 VC套现后恐逐一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