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计算 “中国力量” 崛起:万有引力三款芯片推动 XR 产业驶入快车道

一条巨大的鲸鱼“游”进了发布会现场,并可以跟随手势跟观众互动,引发现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就是在“2025空间计算大会”上,由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王超昊博士向大家演示了通过全球首台百克级别的MR眼镜可以看到的场景。

佩戴者不仅可以实时看到所处的真实环境画面,同时也把GPU渲染的虚拟画面和真实画面叠加起来。这样用户看起来就是一个物理正确的、一个虚实融合的增强的世界,并且虚拟画面可以随着佩戴者的手势、眼动等多种模式进行互动,比如“伸出手,虚拟画面中的蝴蝶就会停到你的手上;轻轻挥手,就可以绽放绚烂的‘烟花’。”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这些神奇的场景和炫酷的极致体验,都需要源于最底层的芯片支持。在近日举行的“2025空间计算大会”大会上,万有引力电子科技正式发布极智G-X100、极眸G-VX100、极颜G-EB100三款自主研发的空间计算芯片。其中,旗舰产品极智G-X100作为我国首款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计算平台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王超昊博士在主题演讲中指出:“空间计算将物理世界数字化,打破 2D世界的边界,将所有的交互内容融入到 3D 世界中,我们致力于为世界装上‘操作系统’。”

中国首颗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发布,实现9ms全球最低延迟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会长倪健中指出,XR将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的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且这一趋势正加速到来。然而,要让XR终端成为“下一个智能手机”,还需克服很多挑战。以MR行业为例,包括苹果Vision Pro等头部厂商在内的现有产品,终端设备重达数百克,显得颇为笨重,没戴多久就勒得慌;而居高不下的延时会让大脑启动“防御机制”,用眩晕“劝退”用户体验。

此次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发布的我国首款全功能空间计算MR芯片,极智G-X100在多项关键技术指标上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新一代空间计算设备提供完整算力基座。极智G-X100 实现5nm先进制程,首次在消费电子中采用Chiplet异构封装架构,彩色透视端到端延迟实现低至9ms,打破世界纪录。延迟的极致突破,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XR设备的视觉眩晕问题,确保用户头部转动或现实场景变化时显示画面实时响应,消除视觉与体感的认知冲突。这意味着大众可以戴着MR设备,打乒乓球、羽毛球,甚至开跑车都不在话下。

在大会现场,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王超昊博士展示了一款业界前所未有的MR眼镜参考样机——它搭载着“极智G-X100”芯片,重量不到100克,既有90度的虚拟场景视场角,又支持自然的手眼交互,以酷似墨镜的形态,降低用户拥抱MR的门槛。

极智 G-X100 展现出卓越的高质量 MR 虚实融合效果,其 VST画面处理能力尤为突出—色彩还原精准细腻,夜景场景下的噪音控制表现优异;配合一流的 HDR 显示管线,芯片可极致复刻物理世界的真实肌理,呈现出高动态范围画面,为优质 MR 虚实融合体验筑牢了坚实的视觉根基。

在计算性能方面,极智G-X100丰富的算力资源,为复杂的空间感知和AI推理任务提供充足算力支撑,也为高效部署眼动、手势、手柄等自然交互提供了支撑。芯片端首次使用面向MR的全链路动态凝视点技术,可智能分配渲染资源,大幅降低整体GPU负载,在保证视觉质量的同时显著提升能效表现。

研发出迄今性能巅峰的空间计算专用芯片,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始终聚焦核心使命:将物理世界精准数字化还原,让数字世界极致呈现,实现无缝的虚实融合。而万有引力电子科技从创立之初,就一直希望能将旗舰MR的体验塞进一个100克以下的墨镜里面,而这一切“幻想”,通过极智G-X100,一块极其强大且低功耗的芯片,创造性地得到了一个“墨镜”版外形,却能提供强劲的 MR 体验感的设备。

三款全场景空间计算自研芯片,构建下一代计算平台算力根基

大会上,同步发布的极眸G-VX100芯片则展现了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在集成设计方面的技术实力。该芯片是业界从未有过的形态,配备可量产ISP后处理算法,以及全球领先的单边小至4.2mm超窄封装,可以轻松放置在眼镜鼻梁处或者超细镜腿处,为AI/AR眼镜、AI耳机、AI助手等各种智能设备向更轻便形态演进。

极眸G-VX100支持1600万像素超清拍摄和4K 30fps视频录制能力,并集成空间视频拍摄与眼动追踪功能。芯片采用超低功耗专用子系统,结合全球首创多模态唤醒技术“MMA(multi-model-activation )”,通过“分级唤醒”机制,能极大地把非必要时刻的功耗降下来,为实现长续航、全天候AI/AR设备奠定了硬件基础。

“极眸G-VX100代表了我们在芯片微型化与功能集成方面的最新成果,”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王超昊博士介绍,“这款芯片旨在打破AI硬件在形态美观与功能强大之间的取舍难题,让超细镜腿AI/AR 眼镜‘时尚’设计,长续航全天候 AI 陪伴成为现实。”

未来AI眼镜或将成为最了解用户的伙伴。它能同步你的视觉和听觉,将物理世界“翻译”成私人数据。比如,你想记录每天摄入的卡路里,眼镜能拍下饮食照片并生成报告;当你找不到钥匙,眼镜会告诉你它的位置。

目前,万有引力电子科技的“极智G-X100”“极眸G-VX100”芯片,已在AI眼镜、具身智能、MR等领域获得意向客户。其产品还进入医疗行业,方便医生在动手术时查看患者的3D影像,并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合作,用MR设备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本次大会,万有引力电子科技还介绍了极颜G- EB100,该款芯片是聚焦空间渲染与显示的芯片,除了支持MR头显,也能用在机器人领域,如机器人高逼真度灵动脸,投射实时表情眼神,低功耗完成3D模型实时重建与驱动,以及3D显示图像处理与增强。目前已经服务包括歌尔股份、智元机器⼈等行业头部企业。

基于这些芯片,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同步推出了相应的模组参考设计。G-X100-M1模组推动MR设备向更轻量化方向发展,进入百克时代。

空间计算全栈解决方案“极域”发布,构建新一代计算平台能力底座

作为一家以芯片为切入点,构造全栈式空间计算架构的新锐企业,万有引力电子科技还在发布会上推出了“极域”解决方案,为行业提供一条完整可落地的空间计算路径,帮助企业直接快速地进入产品化和量产阶段,这也是业内少有的、覆盖全链路自研能力的平台型空间计算系统。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芯片突破之后,并不等于拥有了完整的空间计算系统。万有引力电子科技也在搭建一个完整的体系,让芯片真正进入产品、进入系统、进入应用。这就是极域生态诞生的初衷,该方案从芯片、设备平台、空间引擎、SDK工具链到生态集成全链路覆盖,支持XR、机器人、车载、工业等多领域,为行业提供一条可落地的空间计算链条,解决从“算力”到“能力”的生态结构跃迁。

在整套体系的加持下,打通量产关键路径,整机厂商可基于该模组,在半年内完成从ID设计、结构堆叠到应用整合的全流程,大大缩短传统XR设备的产品以年为单位的开发周期。未来,公司还将推出基于VX100的眼镜参考设计,和基于X100的机器人头部模组参考设计,进一步拓展极域生态的硬件形态。

万有引力电子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MO王爽博士在发布会上表示,“空间计算从来都不是单点突破,生态的建设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参与。‘极域’的使命,就是为下一代世界操作系统,提供稳定、可复用、可规模化的空间计算能力底座。”

目前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已经联合近300家合作伙伴,已建立起覆盖芯片供应链、系统生态、工具链、Alpha 客户等各环节的供应链体系。大会上,万有引力还联合政府、产业、学术、科研及应用单位,共同启动空间计算全栈生态共建同盟,并与视涯科技、燧石机器人、玩出梦想 、纳德光学、雷鸟创新、歌尔丹拿、李未可科技、Alpha Labs等多家产业链核心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空间计算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甬江实验室主任崔平教授表示,芯片正是空间智能的“心脏”,万有引力用里程碑式的成果证明:中国团队在空间计算底层核心技术上,完全有能力,不仅跟得上,还能走在前。同时,万有引力提供的配套全栈解决方案,实现从底层算力到终端应用的闭环,有望突破当前产业“有方案无芯、有芯无整机”的发展困境。

四年磨一剑,未来致力为世界装上“操作系统”

“我们正推动MR产品进入‘百克时代’。2021年,我们从硅谷回国创业之初就希望告别‘沉重头盔’,将旗舰MR体验塞进100克以内的眼镜。直到我们历时1092个日夜,义无反顾投入精力,完成X100芯片的架构设计,终于交出满意的答卷。”王超昊表示。

成立仅四年的万有引力电子科技始终专注于空间计算这一新兴领域,已完成多轮融资,估值数十亿,跻身潜在“独角兽”企业行列。创始人王超昊博士,近日还与寒武纪陈天石、宇树科技王兴兴、泡泡玛特王宁等杰出创业者共同登榜《2025胡润U40中国创业先锋》,共同构成了中国创新力量的新矩阵。

万有引力电子科技核心团队深耕半导体、算法与系统架构领域多年,具备丰富的芯片设计与量产经验,已在高性能计算、低功耗架构和空间感知技术方面形成深厚积累。依托本土科研资源与产业协同优势,团队持续推动空间计算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业内人士表示,万有引力电子科技的芯片和全栈式空间计算架构,不仅将加速XR走进千家万户的进程,还预示着空间计算时代新起点的到来。届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将实现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