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从不缺席AI趋势!xAI入局AI编程,主打“快速且经济”,还限时7天免费薅羊毛!

导读

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正式进军AI编程领域,推出全新智能代码生成模型Grok Code Fast 1。这款主打“快速且经济”的编程模型,正在掀起AI辅助编程的效率革命。

据悉,Grok Code Fast 1将在包括Cursor、GitHub Copilot、Cline、opencode、Windsurf、Roo Code和Kilo Code在内的主流智能编程平台上限时免费开放。

另据xAI方面表示,该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以经济实惠的精简架构实现强劲性能,使其成为快速、低成本处理常见编码任务的灵活之选”。

文字编辑|宋雨涵

1

全新架构

专注速度与成本效益

与在旧架构上修修补补的模型不同,Grok Code Fast 1是从零开始构建的全新模型架构。xAI团队使用专门的代码语料库进行预训练,并利用真实世界拉取请求与编码任务数据进行微调。

这种训练方式使得Grok Code Fast 1在代码理解和生成方面表现出色。研发团队还与合作伙伴一起,将模型的行为调教到主流IDE场景中,使其能熟练使用grep、终端和文本编辑器等开发工具。

就像:一个全能的程序员,grok-code-fast-1在整个软件开发栈中表现出卓越的通用性,尤其擅长Typescript、Python、Java、Rust、C++和Go。能够以最少的监督完成常见的编程任务,范围涵盖从零到一构建项目、为代码库问题提供深刻见解,到执行外科手术式的精准Bug修复。

在内部基准测试SWE-Bench-Verified的完整子集上,Grok Code Fast 1取得了70.8%的成绩,表现接近一些更为大型的模型。

速度革命,AI编程助手的新选择

Grok Code Fast 1的命名中特意加入“Fast”一词,直指其核心优势——卓越的处理速度。根据官方数据,该模型支持256K上下文窗口,每分钟最多可处理480个请求,吞吐量达到约200万token。

比如,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用户可以用Cursor上的Grok Code Fast 1完成以下这个战斗模拟器原型的搭建。用户能快速迭代并精准地控制它,让它达到想要的效果。

还比如,不到一分钟,用户就能完成从构思到设计模型,移动端响应式设计也同样出色,它生成的UI在桌面端和移动端都看起来不错,无需太多调整。

指令缓存命中率稳定在90%以上,这意味着大多数常见请求几乎可以实现秒级响应,为用户提供毫无卡顿的流畅体验。

价格优势,颠覆市场的定价策略

Grok Code Fast 1最具颠覆性的特点之一是其极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每100万输入token仅需0.20美元,输出token为1.50美元,缓存调用token更是低至0.02美元。

与Claude Sonnet 4和GPT-5等竞争对手相比,Grok Code Fast 1的价格只有它们的十分之一。这种定价策略使得AI编程助手的成本大大降低,让更多开发者能够负担得起高质量的工具。

xAI明确表示,该模型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是处理常见编码任务的理想选择。

总的来说,Grok Code Fast 1 并非追求在所有基准测试中得分最高,而是旨在成为一个响应速度快、价格实惠的“高速主力工具”。对于开发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新选择,尤其适合处理日常编码任务和需要快速迭代的场景。

2

为何大厂全力投入AI编程

马斯克看上的AI新风向

AI编程正在推动一场深刻的软件开发范式革命。它的未来是更自主、更协同、更懂上下文的,其影响将超越程序员群体,向“平民化”发展。

对于科技大厂而言,布局AI编程是抢占未来生态制高点、追求极致效能、应对激烈技术竞争的必然战略选择。

巨大的市场潜力与明确的付费意愿:AI编程被广泛认为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有用、用户最愿意付费且增长最快的应用方向之一。东吴证券的分析报告甚至测算其催生的增量市场规模在2030年可能高达150亿美元。对于大厂而言,这是一个明确且高速增长的黄金赛道。

重塑软件生产关系,构建生态护城河:AI编程不仅仅是“写代码更快”,它被认为是重塑软件生产关系的“新基建”。通过提供主导性的AI编程工具,大厂可以:

  • 深刻绑定开发者生态:工具的使用习惯会培养开发者的忠诚度,进而带动其云平台、计算框架、API服务等其他产品的使用。
  • 掌控软件开发流程的入口: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一样,谁掌握了开发环境,谁就掌握了生态的制高点。
  • 吸收最宝贵的反馈数据:开发者使用AI编程工具产生的交互数据是优化模型和产品最宝贵的燃料,形成“模型-产品-用户-数据”的正向循环,不断加固竞争壁垒。

追求内在的研发效能革命:像Meta这样的公司,其CEO宣布计划在2025年广泛采用AI编写代码,是因为AI现已达到可以编写相当于中级工程师水平代码的能力。这背后是对研发效能极致的追求。通过AI大幅提升内部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和加速迭代,本身就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优势。

为AGI(通用人工智能)探路编程活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创造性和复杂性,是检验和推进AI能力向前发展的绝佳试验场。许多研究者认为,Coding AI是AGI的基础。在编程领域取得的突破,其技术和方法论很可能迁移到其他领域,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

三、大厂AI编程领域的布局

厂商主要产品/模型特点/策略
OpenAIChatGPT依托顶尖模型能力进入市场,拥有广泛的生态系统。
微软/GitHubGitHub Copilot借助IDE市场优势(特别是VS Code)和开发者社区,与现有工作流深度绑定。GitHub CEO提出“不用AI就退行”观点,预计未来2-5年内AI将生成90%的代码。
AnthropicClaude Code专注于构建终端/云端智能体,提供“自主团队”级别的使用体验。
谷歌Gemini Code Assist, Gemma全面集成至开发工具链(如Firebase、Android Studio)、云端(Vertex AI)和终端(Gemini CLI),提供多模态、长上下文的全栈开发体验。
xAIGrok Code Fast1强调速度和经济性,适用于高频编码任务。
阿里云Qoder, Qwen3-Coder采用开源策略(Qwen3-Coder可商用),推出“强上下文工程”平台Qoder,提升对大型代码工程的理解和生成准确性,集成顶尖模型并提供AI自主研发功能(Quest Mode)。
DeepSeekDeepSeek-V3.1开源策略(在开源编程领域排名领先),支持多种Code Agent框架,聚焦提升模型在代码修复和复杂终端任务上的能力。
字节跳动豆包系列模型全栈AI布局,模型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豆包1.5与商汤日日新V6并列国内第一),采用激进定价策略(综合成本仅为竞品的1/3),推动大模型进入“厘时代”。

结语:

Grok Code Fast 1的推出标志着AI编程助手正式进入”速度与成本”双重革命的新阶段。这款从零构建的专用代码模型不仅展现了在Typescript、Python、Java等语言上的卓越通用性,更以其惊人的处理速度(每分钟480个请求)和颠覆性定价(低至竞争对手的十分之一),重新定义了开发者对AI编程助手的期待。

现如今各大厂都纷纷加码AI编程,AI编程无疑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火热、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它已经从一个辅助工具,逐渐成长为可能重塑软件开发流程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