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CIO需反思:信息化反而降低银行效率

     银行信息化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业务处理模式,建立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基础上的电子清算系统、柜台服务系统和金融管理信息系统,表明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然而,在这场世纪初的技术大革命背后,依然存在种种艰难与困惑。

  银行界流传着一句老话,叫“铁算盘、铁账本”,是说所有的数据运算和资料保存都应该分毫不差。而从最初简单的金匠铺收据开始,银行发展到今天不但包括了基本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及由此衍生的中间业务,还有结算、租赁、信托、银行卡等等品种繁多的各项业务。因此,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处理、档案管理已成为现代银行的必由之路。然而,记者经过对多家银行的采访,发现目前我国在银行业的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惑。

  效率节约之困

  银行管理有3项基本的原则,其中安全性体现在银行业务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在安全性管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人员管理。而对人员的管理又主要体现在业务流程管理中。也就是说,在处理一项业务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每一次授权都要将责任具体到实施的个人身上。要完成一次业务操作,一般来说至少需要经过经办、复核和授权3重控制体系。

  在将传统手工操作过渡到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实现了效率节约呢?

  以中国银行的保函操作系统为例。保函,广义上称为备用信用证,一直被誉为银行结算业务的一颗明珠。相对于有严格国际规范的信用证,保函业务是非常灵活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灵活性,使得业务操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从发展至今,一直采用的是“手工操作”。就是说从开立、收费、查询到存档、修改等等步骤都需要使用纸文档人为跟进,没有一个信息化的系统可以使用。其业务人员告诉记者:“在业务量少的时候,这种传统的操作还可以应付”,但是,随着商业贸易的不断发展,保函的业务量也不断上升。

  在手工操作的情况下,一份保函从开立到结档大致会经过这样的程序。首先,客户提出开立申请,提供背景材料以及保证金,然后银行经过授信审核,开始进入开立程序。经办做好文档、写好审核意见,交由复核检查,然后报有权审核人签字。之后,保函就可以交给客户了。收费可以在保函交付之后再收。

  然而,采用了新的系统之后,情况并未见好转,开立、授信、收费都需要分别经过经办、复核、授权6次程序,最终由授权人通过。这样反而增加了交递时间,浪费了效率。而且,由于系统并没有与实际的授信系统、会计系统相连接,所谓的授信、收费程序只是完成一个登记功能,原来的手工账务并没有减少。

  繁复的使用程序,又不能有效替代原来的手工操作,使得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结算部门不得不在日常处理过程中仍然使用原来的手工操作,而在月尾对每一笔保函整体进行一次系统录入。就是说保函系统由一个操作系统变成了统计系统。但是,据记者了解,即使是在做月报、年报的时候,操作人员也使用原有的记录功能进行整理,他们认为,原有的操作甚至比现在这个数据库还要好用。

  也许,这只是一个案例,而且也可以认为保函系统的难以使用有新系统调试、员工对信息化系统的心理排斥等原因。但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尤其是较为繁复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在与现代信息化技术接轨上的确存在诸多障碍。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如果将传统的操作、管理手段照搬到信息化系统中,往往很难做到效率节约。因此,使用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开发人员对相关业务的了解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满足了这些最基本的要求之后,要更进一步解决效率节约的问题,就需要多方面、各层次的配合,建立更为合理的操作模式。

  系统分散之困

  在银行信息化效率不见其功的背后,是系统的严重分散。这一情况在目前的银行信息化中尤其突出。银行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系统在信息化建设之初都开始动手进行信息化改造,但由于当时的认识、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各个系统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如果需要其它系统的资料仍然需要通过传统手段获得。

  比如说,风险管理部门需要了解一个客户的信用情况,必须通过公文的形式来征求贷款、存款、结算等各个部门的意见。征求意见的过程往往需要几天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个银行都已经着力开发统一的系统,将原有的业务、管理系统整合。最近在深圳,农业银行刚刚开始使用一套称为“新一代”的系统。这一系统整合了原有的储蓄、对公以及后台等各个系统,使得原来客户需要在几个窗口分别办理的业务在一个窗口就可完成。但是,由于没有整合进信贷系统,如果客户申请贷款,信贷部门仍然需要采用传统的部门公函进行信息交流。可见,系统集中必然是大势所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据大集中成了最为火热的话题。自90年代末起,各大银行陆续掀起了以数据大集中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高潮,以期革除分支机构各自为政、客户资源割裂背离、业务创新严重滞后的弊端,从而引发了国内商业银行如火如荼的数据集中工程建设热潮。因为,只有完成数据集中,才能实现银行账务数据与营业机构的分离,为银行管理集中和科学运营奠定基础。

  数据集中之困

  要解决系统分散的问题,就必须让数据都完整无缝地集中起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要做好统一中央银行数据采集体系,建立金融基础数据库,实现银行间信息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商业银行,要在建立全行管理信息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据插库和数据挖掘,加强对数据的管理”。

  面对系统不集中、数据分散给业务管理上造成的困难,数据大集中成为从央行到各个商业银行都紧锣密鼓开展的课题。

  记者向民生银行的有关人员了解到,数据大集中将会计、清算、结算等系统联系在一起,使用非常方便,不用进行传统的传票传递操作,省去了很多成本。但是,在其它方面并不理想。

  我国银行业的数据集中一般以业务种类为基础,这样对于业务拓展和客户关系人员来说,如果需要了解一个客户在存贷款、中间业务等方面的情况,就必须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数据的使用非常麻烦。金融信息化和管理专家王广宇认为:“数据集中有利于保证经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访问性,但只是奠定了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体系的数据基础,维护客户关系,挖掘客户价值,真正实现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尚待时日。”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没有集中之前,各营业网点都是自己负责对数据进行核对,无误后上传,利用这一点可以做到层层把关,哪儿发现问题就在哪儿解决。然而数据集中之后,所有的数据都要实时传到数据中心,出现了问题就会牵涉到很大的一个面。而且大量的数据集中到一个地方,数据中心是否有完全的能力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大集中对技术、业务和生产运营的统一规范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对软件开发和系统运行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对数据安全和灾备的保障要求更是刻不容缓。

  在各个银行分别上马数据大集中业务的时候,中国银行却始终行动缓慢,只是将不同的业务体系进行集中。当记者问到为何不顺时而动时,有关人员回答说:“数据集中对上面的决策方便,但是下面网点的风险管理就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如果一个柜员既可以做对私业务又可以做对公业务,这样的综合柜员就存在违规进行公私对转等行为的风险,而且越往下,越会出现一些预先想像不到的风险。”

  面对如何在数据大集中的情况下,做好信息使用、风险控制的工作,王广宇认为:首先应做好统一数据采集体系的工作,建立业务和产品基础数据库,构筑新型的集数据采集、业务管理与辅助决策于一体的银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其次要实现管理信息共享,建成统一的内部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业务处理和风险控制的自动化,提高管理水平;第三要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实现决策支持。通过对客户利润贡献度分析、风险分析控制和资产负债管理等功能,使商业银行的管理由事后反应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实现经营风险的自动预警,全面提高商业银行分析、使用信息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CIO需反思:信息化反而降低银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