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一起向未来”:盘点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高科技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The XXIV Olympic Winter Games)即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2月20日闭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发布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10月18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成功点燃。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11月15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全新MV在全平台正式上线。12月31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正式发布! 2022年1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北京冬奥会竞赛日程终版。1月2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抵达北京开始相关活动。

冬奥火种展示

1月25日清晨,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100多名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并宣誓出征。武大靖领誓中国冬奥代表团出征仪式,宣誓结束后,运动员们将陆续进入闭环管理,做好最后冲刺,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也是一场科技盛会。组委聚焦筹办和举办赛事的实际需求,在基础设施、绿色环保、智慧服务、视频转播等方面,运用了大量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已经在2021年的测试赛中进行了测试应用,为科学办赛、智慧观赛、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提供助力。

场馆建设与赛事支撑,信息技术与环保科技成为重点

谈到新技术在冬奥会的实际应用情况,场馆无疑是首先值得关注的事情,毕竟这是举办奥运会的基础条件。

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鸟巢正在成为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目前,5G信号覆盖了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包括京张高铁,也有稳定、连续的5G信号覆盖。这为超高清视频、各项智能服务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必要的网络连接。

冬奥会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空中技巧等室外项目需要十分精准的气象预报,气象状况决定了某些比赛项目是否能按时开赛。 以往教练只能依靠风向旗来判断风向、风速,用主观经验来决策、指挥比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去年3月20日启动的“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征集了国内优秀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模式和人工智能等客观预报技术、方法和系统,通过在2021年北京冬奥测试赛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赛期开展天气预报示范的方式,为冬奥气象预报服务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切实满足北京冬奥会“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天气预报需求。

如针对雪上项目地形复杂、气象条件多变等实际情况,通过500多天跟队观测、模型构建、实验模拟、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开发的首套雪上项目临场指挥支持系统,可实时获取场地10米级高精度测风数据,直接换算成风指数,并实时传输数据到手机、Pad等智能终端,为教练员临场指挥比赛、保障运动员的生命安全提供决策辅助。

联想为北京气象局搭建了800台高性能计算系统,满足7*24小时无休的天气、气候及环境气象业务应用需求,兼顾试验和业务研发的应用需求,实现了气象预报的大升级。

联想为2022冬奥会天气预报配套的集群服务器

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首次,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

此外,延庆冬奥村可实时监测客房、健身房、公共区域等用能设备运行状态。根据人员流动和行为模式以及赛事信息和气象参数预测建筑用能负荷,优化设备工作模式,实现灵活、高效用能需求响应。

三维技术与人工智能,升级辅助训练

作为冬奥赛场上的焦点,运动员们的备战情况一直被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们所关心。将创新技术应用到训练和备战中,已是全球体育事业发展的风向所在。

3DAT技术模拟冰壶训练

英特尔的3DAT技术已经应用在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帮助教练员整理并提出科学训练计划和专业策略,有效提升训练效率,帮助运动员释放运动潜力,提升竞技表现在冬奥会速度滑冰和越野滑雪的运动员训练和教练员指导中, 3DAT技术将支持冬奥会备战中更科学、更高效的训练。

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研制一款冰壶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运动员进行训练,为“科技冬奥”计划提供重要保障。

支持冬奥的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

风洞实验室能够结合比赛的实际赛道特征以及局地气候特征,对赛时的风环境进行评估,对运动员的运动姿态以及多人项目的队列进行减阻优化,还可以评测运动装备的风阻性能,协助装备研发团队,开发低风阻的高性能装备。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是我国最早把风洞技术,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实验室,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宫金杰、钟天使就曾经在这里进行风洞测试。

安全驾驶、绿色出行

冬奥场馆涉及北京城市、延庆及河北张家口等地区,目前北京及延庆赛区11个冬奥场馆已经全部通过绿色建筑认证,所有场馆100%由绿电供应;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将在延庆、张家口提供交通服务保障,试制的氢燃料电池应急电源发电车替代柴油发电车,已在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测试备用。

这些大巴每辆每行驶 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天的吸收量,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辅助驾驶、支持出行安全

在超过500辆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等提供的公交大巴上搭载了Mobileye 8以及专为城市大型车辆设计的Shield+4,这些能够实时发出警告的人工智能安全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扮演辅助驾驶角色,持续扫描前方路面,一旦行人或骑车人进入危险区域,系统会实时发出视觉和声音警报,提醒司机采取行动。而随着司机驾驶习惯的提升,Mobileye 8与Shield+4还将为城市节能减排,绿色智慧交通出行贡献力量。

视频采制极灵活、信息传播超高清、观众体验沉浸式

转播在现代奥运会中不可或缺。北京冬奥会有了5G信号覆盖,转播也有新模式。在测试赛的基础上,云转播技术在赛时将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合作,在“云顶滑雪场坡面障碍技巧”项目提供制作子弹时间。

英特尔的360°VR技术平台可以通过与相关转播商合作,为观众提供更清晰更实时的远程观赛体验。观众可以通过头显、手机和PC等各种尺寸的屏幕观看冬奥比赛,在多种设备上感受到由英特尔技术而大幅提升的沉浸式体验。360°VR技术平台以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平台为基础的创新,将改变内容的生产、传输方式,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式观看体验。

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在混合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

冬奥会新闻发布会视频服务系统,赛时将在传统的文字信息服务基础上,增加新闻发布的音视频内容。8K高清转播车在2021年10月举行的短道速滑赛事中进行了录制和转播,时长22小时。

奥运会的组织者也将在新技术的应用中感受到工作模式的转变。场馆三维仿真,可在线上进行业务领域流线、区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媒体摄像机位的模拟部署等。与传统的场馆建设和运行规划相较,在VSS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系统的帮助下,工作人员无需亲临现场,在多终端就可以操作系统,实现场馆空间规划、运行设计及细节管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当线下的活动和场景受到制约,通过VSS数字孪生场馆模拟仿真,使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协作展开奥运准备工作,既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又实现科学防范,展现了科技赋予赛事的全新意义。

VSS数字孪生场馆

视频会议的远程同声传译功能,为疫情下远程国际会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智能会议翻译系统支持多语种实时语音转写、多语种互译;语音识别翻译技术可辅助沟通无障碍。

此外,自由视角能让观众在屏幕上自由选择观赛角度、观赛时刻;场馆全景图片导览可以在线上浏览场馆;室内精准导航帮助观众快速到达场馆坐席区域;即将开通的8K频道,将让观众在赛时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8K比赛,也有机会在冬奥场馆、城市广场等地通过8K终端看到超高清画面。颌面创伤的移动诊疗车,能在现场对运动员伤情及时判断诊治。

首个全面上云的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是首个全面上云的冬奥会,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阿里云上, 核心信息系统实现100%上云。云计算替代传统IT承载奥运的组织和运营,云上保障至关重要。

阿里云技术演练小组

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阿里云已在北京、杭州两地举行冬奥赛前最后一轮技术演练,该次演练主要针对数据中心、网络等“突发情况”,阿里云冬奥保障作战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处置、定位问题、排除整体风险,验证了冬奥云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应急保障机制的可靠性。

“我们已为保障云上冬奥做好全面准备。”阿里云冬奥技术保障现场指挥王浩然说,阿里云抽调历年双11及东京奥运的技术骨干,在北京、杭州、香港、法兰克福等地组织了一支近两百人的专家团队,构建前方驻场、中台支持、后端产研的三级保障体系,为冬奥核心系统、官网及赛事转播等提供7*24小时的云上技术服务支持,直至3月13日冬残奥会结束。

一起向未来

英特尔是奥运会全球TOP合作伙伴,以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创新技术支持奥运会,释放科技冬奥的魅力。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上图中)在位于前门建成的全新升级的“英特尔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验中心”表示,英特尔致力于用科技共创美好,能为这一盛事提供技术支持、助力打造无与伦比的科技奥运新体验,感到非常荣幸,“英特尔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验中心”以更大空间和更多互动,让更多的人能够切身体验诸多科技奥运的精彩,同时也携手中国的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将创新科技应用在更广泛的场景,积极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升级,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副部长顾灏宁(上图左)表示,科技一直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他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领先的技术将致力为全世界带来不同以往的冬奥体验,释放科技的力量,“一起向未来”!

【根据相关资料编辑、整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一起向未来”:盘点北京冬奥会背后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