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倪光南谈中国软件产业突围之路

主持人:倪老师您的记忆中我们的软件发展是从哪一年开始?

倪光南:软件比较明显的发展,我认为是在2000年以后。这和国家在当时发出的一个18号文件有关。18号文件对软件产业的带动比较大,当然还有其它一些相关的政策。18号文件的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使得软件行业的增值税从17%可以降到3%。这种优惠对于软件产业的作用是很大的。2000年到现在的8年左右,中国整个软件产业的规模大概增加了有10倍左右,这是值得肯定的。

主持人:整个软件里,不同软件类别发展的不太均衡。很多基础类的软件、工具类的软件发展比较慢一些,而管理软件、外包方面发展速度比较快一些。原因在哪儿?

倪光南:因为基础类的软件,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之类,这类软件一个是投入比较大、周期比较长,而且往往已被垄断了,后来者不容易成功。比如像操作系统,已经形成了垄断。要进入这个市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不仅仅是操作系统一个软件的问题,而是需要有操作系统上面所有软件的支撑才行。所以,并不是单独做了一个操作系统就可以进入市场。这就意味着基础类软件的市场一旦形成垄断,其它竞争对手是很难进入的。但是应用软件不太一样,应用软件只要你满足特殊的需求就可以发展起来。应用软件并不是哪家公司可以垄断的,比如用友软件的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满足了中国财务制度的需要。所以,应用软件的发展空间就大一点,而且相对说来,中国的企业会有一定的优势。但基础类软件,由于垄断的原因,由于门槛很高,中国的软件在这方面特别薄弱,很难进入,这是一个客观的情况。

主持人:我们在软件外包这个领域,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特别快,但是大家有一点争议。提倡自主创新的人认为这个还是在产业链的下游,自主创新没有用,只不过是把软件变成工厂来这样操作。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国有这么多人才,软件的下游已经挣的比传统的制造业要多,倪老师,你什么看法?

倪光南:这个问题在中国目前有争议。从客观情况来看,只要有机会发展,我们都应该去发展,因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软件人才。特别是目前大家认为软件和服务外包是一个趋势,市场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利用这个市场,把外包的业务发展起来,这是没错的。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中国具体的国情,我们认为外包主要是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应该去发展,例如大连,他们搞的比较好,主要是对日外包做得比较好,而且有相当的优势。但是从整体看,中国做外包和印度相比,有它不利的一面,比如语言方面,尤其是英语方面,印度占优势。而且印度在外包方面已经占有了主要的市场,中国是后来者,在竞争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客观来讲,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中国在2007年整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额是5800亿,在这5800亿中间,国内市场和出口之比是7:1,也就是说,对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要的贡献是在国内,国外市场的贡献只是国内市场贡献的八分之一,这和印度不一样,印度的情况是反过来,大约80%是外包市场的贡献,这是两国不同的国情。另外,也要看到即使是出口,也并不是单纯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出口,其实中国软件出口这一块,主要部分是嵌入式软件,就是华为、中兴等等公司出口的设备中所包含的软件,这属于嵌入式软件。总之,外包这一块,目前在中国整个软件产业里大概只占2%左右,不大,我们要努力去扩大它。这里要防止两方面的倾向,一是不重视它,不去利用外包服务这样一个机会,扩展外包市场,这是不对的。另外,认为这是中国软件的主体,抓软件就只抓外包,这也不对。中国的国情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信息化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内需市场,这个市场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我们不要把国内市场都送给跨国公司,然后希望跨国公司给我们一些外包定单,这个想法是不行的。我们要把国内的市场,这个市场在世界上已经是第四位了,仅次于美国、欧盟和日本,要把这个市场能够利用好,这个市场能够支持中国自己软件产业的增长,等到中国软件业在国内发展壮大后,也可以走出国门,那时不一定是外包出口这种类型,还可以有各种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所以要全面地看中国软件业,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正确地定位,重视外包,但是不要把它作为中国软件业的主体,这样一种定位会比较客观,符合中国的国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倪光南谈中国软件产业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