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观点:“番茄花园”事件中微软的做法无可厚非

“番茄花园”事件中,微软着实很冤枉地……原属正当的维权举措却招致一片谩骂声,且这些谩骂多是由常年使用廉价盗版微软软件的用户的嘴里发出。所以说,奥运结束后的这几天,微软、微软人应该都是很郁闷地……

但很难想象这次事件幕后的声音仅仅是由网友发出的。中国人自古就知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从DOS开始,大多数用户就使用微软的软件,虽然以盗版居多,但如果不是微软,很多人可能还不知电脑为何物,所以说,用人家的嘴短。这种状况下,对微软正当维权说三道四是很不合适的。

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谁在幕后唱衰微软——姑且不论某些多年来混迹于技术界、舆论界却毫无建树的所谓专家学者为何要为某些不思进取的、由美籍华人创办的所谓“国产软件企业”摇旗呐喊,单看近日网友对“番茄花园”事件的讨论,便足以证明,不少国人并不真正理解软件的价值。

一提起正版软件,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其“高高在上”的价格——

“为什么盗版的‘Windows合集’只卖7块钱,而正版的Windows XP却要几百块甚至上千块钱?”

“我的公司需要购买十几台新机器,如果用正版操作系统,就要多花上万元,如果使用盗版,这笔费用不就省了?省的钱不就等于赚的钱?”

“我知道用盗版软件不好——被破解的软件往往存在缺陷,不稳定,安全风险高,而且无法升级——但盗版的价格只是正版的一个零头,是不是更合算一些?”

“正版和盗版不都是一张光盘吗?光盘能值几个钱?软件厂商太黑了!”在被问及正版软件和盗版软件的区别时,用户经常会做出上述回答——但看似振振有词的言论其实荒谬无比,因为他们把软件的价值完全等同于软件载体(如光盘)的成本。

一本书常常卖到十几元、几十元,如果不去考虑书的内容的价值,而是去计算纸张和油墨的成本,那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本书根本不值钱”的结论。

制造计算机微处理器(就算是英特尔酷睿2双核也不例外)的主要原料是硅,而硅主要是从沙子里提取,那么我们能用沙子的价值来衡量一颗酷睿2 CPU的价值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软件不是软盘、光盘——软盘、光盘仅仅是软件的载体。

开发类似于Windows XP这样的大型操作系统需要投入数十亿美金、数千名研发人员和冗长的工作周期——即便是开发一款普通的网络游戏,也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这也就是说,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办公系统)的研发是一个高资源消耗的流程,一款成型的软件产品,凝聚着成千上万研发者的智慧和血汗。

不仅如此,软件的开发过程充满风险——如果软件厂商不能透彻的理解技术趋势和用户需求,那么,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软件产品便可能被市场所冷落——只需出现一次这样的失误,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于从此一蹶不振。

就算是成功开发出了用户需要的软件,软件公司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猖獗的盗版制售者会盗取研发人员的智慧结晶,并把这种价值不菲的劳动成果当成大白菜一样贱卖。

所以必须了解到:软件开发前后的风险成本也不是任何一种制造业产品所能相比的。

还有一种成本是服务——软件开发者要对用户负责,但客观地说,没有任何软件是“绝对完美”的。软件的缺陷一旦暴露出来,软件开发者就必须及时修补软件的漏洞,以保证用户的权益不受侵犯。盗版商不需要对软件进行任何维护,因此也就省去了服务的相关成本。

但人们依旧在用传统的眼光来观察软件这种特殊的产品——每到周末,便会有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去品奇、必胜客品尝Pizza美餐;在北京、天津,到星巴克喝咖啡也已成为都市时尚男女的习惯——然而没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这些跨国餐饮集团为何不“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能力”来制定本地化的产品价格体系,而是要走“全球统一定价”的路子?相反的,大家却时常质疑软件的定价:为什么Windows在中国和美国的价格差不多?为什么杀毒软件要卖到一二百元?

或许上百元一份Pizza、几十元一杯咖啡不算什么,可是,当我们为了升级计算机的某个硬件而不惜血本,当我们为了获得网络游戏的“极品装备”而一掷百金,这个时候,谁能说:作为计算机思维中枢的操作系统不该卖几百元;作为计算机安全保障的杀毒软件不该卖一二百元?

还有一些朋友存有这样的疑问——消费者购买了一本书,可以随意将书借给朋友阅读,但软件厂商却不允许将软件借给别人安装,为什么呢?

很简单,我们可以把书借给别人,那是因为对方总不会一页页地把书复制一遍留作自用。事实上,用户不能随意转借和复制正版软件——用户所购买到的,仅仅是软件产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所以盗版就是盗版,永远上不了台面。更不可能代表正义。习惯于强词夺理、混淆黑白、用侮辱代替理性讨论的义和团可以无视洒家的这篇文章。绕路吧,反正你们的所有本领也都只体现在一张嘴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观点:“番茄花园”事件中微软的做法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