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IDC亚太论坛:崔秩然谈未来数据中心趋势与特点

DoSTOR存储在线 11月29日北京消息:"IDC亚太区IT架构前景论坛"今日在京成功举办。IDC根据对数据中心的调研结果与参会嘉宾分享了目前数据中心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下是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研究主管经理 崔秩然 女士题为《数据中心的未来》的主题演讲:

尊敬的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IDC计算机系统研究部的崔轶然,很荣幸能够担任这次论坛的主持人与大家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也希望和各位专家共同分享未来数据中心创建新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的热点。

请允许我先代表本次论坛感谢英特尔、惠普、Novell、艾默生、Force  10公司对本次论坛给予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出席。本次论坛所要商讨的议题是为了应对供电和冷却成本、系统的利用率、容量规划、变更控制过程、计算密度和备用电源等方面的问题,数据中心的架构应由哪些要求,构成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有哪些?为了确保IT架构的稳定、高效和灵活,数据中心应该有哪些发展趋势等等。我相信对于IT行业的SOA和IT专业人士,对于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关注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业界领先的供应商与专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来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够在今天的论坛中有所收获。

下面我非常的荣幸在今天这样的论坛做第一场的主题演讲,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未来的数据中心。

今天我所演讲的内容主要主要从四个方面分享,随着企业业务的规模扩大,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庞大。目前的数据中心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下一代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如何,我们应该怎样建设它。我们都会在这次演讲中和大家共同探讨。最后一部分是我的总结。

首先,回顾一下商业领域中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很多的企业,应该说所有的企业为了保住自己在市场中的份额以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都做了一些业务方面的拓展。这些表现有来自业务创新方面的,也有来自于业务扩展方面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些企业兼并的现象。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大以及发展,支持业务的数据中心也需要为业务灵动的变化提供相应的支持。我们背后的数据中心也随着业务的扩大而变得越来越庞大。

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庞大,到底它会出现哪些特性?从这幅图画可以看到很多IT的巨头,他们每一天就像吃饭一样的在扩建自己的IT数据中心,在持续的购进一些IT设备像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等。随着IT数据中心不断的庞大,因而也给我们的数据中心带来了很大压力。具体的数据中心所面临的挑战都有哪些方面呢?我们在这里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

首先,挑战之一是对IT管理的程度或者对IT管理方面使得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使效率变得非常的低。我们从原来的业务系统中可以看到的是,有一个词大家可能听到过叫"烟囱式的数据中心",这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指在原来企业中每一个业务部门对于IT的需求都是独立提出来的,为了维护企业业务部门的需求,它自建了很多独立的、孤立的IT系统,使得IT系统之间不能够共享资源,IT系统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在过去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应该说可以解决企业一部分的问题。但是,随着企业业务模式的扩大,数据中心需要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所以,它给我们IT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复杂程度,而且也使IT系统的利用率降低。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挑战之一。

挑战之二,我们从刚才那幅很有意思的图中也看到,他们在非常持续的进行一些IT设备的采购以及扩容,在系统中每一个数据中心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平台的异构性。平台的异构性不但是从中央处理器方面有一些平台的异构性,同时还表现采购了来自于不同厂商、品牌的服务器以及不同品牌的存储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交换机以及接口,也呈现出异构的性质,使得我们IT管理又是雪上加霜,管理的难度加大,这给我们数据中心带来的挑战之二。

挑战之三,无疑大家都非常的热衷谈论一个话题,就是目前的数据中心变得越来越庞大,因而它所带来的成本也是在逐年的上升,并且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在这张图中稍微解释,图中代表1996年到2005年,应该是我们的真实数据。06年到2010年是IDC基于市场调研所作出的市场预测。大家非常清楚的看到黄色的柱状代表着新购买的服务器所花费的成本。服务器管理与维护的成本是蓝色的柱状来表示的,绿色的柱状代表服务器的能耗与冷却成本,大家还看到一个4,一个8,什么意思呢?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成本,它的年平均增长率与新购买的服务器花费成本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上面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成本的年增长率将近是新购买服务器所花费成本年增长率的四倍,这已经是很高的。而且在图中可以看到所占有的花费成本是占有非常大的市场。对于能耗和冷却更让我们担忧,它的年增长率相当于购买新服务器年增长率的8倍,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发展,这是对全球服务器的采购。

大家看到的蓝色折线代表着真实物理服务器的保有量,随着服务器保有量的不断加大,我们的成本,无论是从管理成本、维护成本以及能耗、冷却成本上都有很多的增加。我们只是谈论到成本的两个方面,我们知道要建一个数据中心。企业的数据中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建的,一种是租用的。无论是自建还是租用都要承担IT费用。随着IT数据中心的庞大和发展,我们为之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来租用数据中心的面积或者要自己花费更多的成本自建这样的数据中心。所以,在这里面看到成本给目前的数据中心带来的挑战也是非常大。

第四项挑战是业务发展目标之间有一种相对的矛盾。我们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这是IDC在对美国最终用户所做的最终用户调研中所得到的,它代表的意思是说,最终用户在2007年的业务目标中,哪些业务目标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百分比越高,代表对企业的发展是越重要。我们看到的位居前两位的,我用红色的圈表示出来,一个是降低成本,一个是增加客户满意度。大家可以非常清楚的理解,也可以非常容易理解,对于目前的数据中心似乎这样的两个业务目标是存在相对矛盾的。因为为了要增加客户的满意度,使得企业不得不去进行一些IT系统的改造或者购买,使得IT系统可以支撑企业完善自己的业务和服务水平,所以肯定会有一定成本的增加。但是,在这样的业务目标之间,它头一位选择是降低成本,第二位是增加客户满意度。看到目前的数据中心很难满足最终用户对业务目标这样的一致性。

所以,我们从简短的四个方面可以看到,目前的数据中心所带来的一些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如何面对呢?在这里我先给出答案,也就是虚拟化整合才是出路。之后我们会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虚拟化整合才是当今数据中心的出路。

我们看到左面的这幅图,是原来所采用的IT网络的一个拓扑结构。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对数据中心进行的整合,我们以业务为导向,会将IT的系统整合为右面的架构,在这方面主要实现了三方面的整合。一方面是来自于基础架构的整合;第二方面是信息方面的征购,第三方面是业务方面的整合以及涉及到相应应用方面的整合。

我已经把答案抛出来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还可以将刚才所引用的成本、数据中心所面临挑战的图展示出来。我们再看一条线,我加了一条红色的折线,红色的折线代表的是逻辑服务器的保有量,也就是说,在逻辑服务器的保有量和物理服务器保有量之间是存在一个差距的。也就是说,市场中实际真正需要的服务器来满足业务应用的需求是上面红色折线所代表的数据。正是因为虚拟化技术的提出以及目前高速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递减以及厂商对客户的教育、不断的深化以及客户对虚拟化、整合所认识到它的好处不断的在深化。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拟化的整合降低了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呈现的是这种情况。也许这并不能够让大家信服,我们看一下最终用户调研的结果。

虚拟化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业务目标是有相互冲突的,但是什么可以去化解这样的冲突,这是虚拟化。IDC在2006年对虚拟化的期望值和它最终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对最终用户做了一次调研。最终用户实现了虚拟化这一部分的用户,它对于虚拟化的一个期望值以及最终业务所实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有以下的优势,主要归结为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是降低硬件成本,或者是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就像刚才那张图所显示的,实际IT的系统需要的逻辑服务器的数量是很高的。但是通过虚拟化,可以有效降低物理服务器的数量。通过降低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实际相应的也降低了服务器运行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通过虚拟化,客户还达到了改进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从软件支持方面,对于已有的应用投资保护,实际是有所改进的。并且有效的降低了软件的许可证的一个成本,节省了IT人员的成本。从对业务的响应角度来看,我们也看到由于实施了虚拟化的解决方案,使得IDC对业务变化的响应速度加快,提升了可用性,减少了布置或者重新部署服务器的时间。对应用负载的需求、回应的速度也有所加快,简化了服务器架构的管理。这是从最终用户调研中可以看到,虚拟化真实的是给客户带来了好处。

刚才我所引用最终客户的一个案例,调研结果是美国那方面的一个调研结果。中国到底虚拟化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我们可以从这张图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样我们对中国的用户做了虚拟化方面的调研,在这里面我要解释一下这张图,饼图是指问最终用户目前有没有虚拟化服务器?回答的用户中,被访者有83%回答并没有虚拟化目前所拥有的这些服务器。另外的17%的应答者则回答已经虚拟化了自己的服务器。针对已经虚拟化服务器的这些用户来讲,他们实际上对虚拟化的程度是不同的。这里面大家看不是很清晰,我解释一下。17%放大可以看得很清楚,这一部分构成17%。我们针对这一部分已经虚拟化服务器的用户的部分又做了一次拆分,如果用户已经将其拥有的服务器数量的50%以上都进行了虚拟化的应答者占到10%。虚拟化了自己所拥有服务器的25%-50%的占3%,1将自己所拥有服务器的10%-25%的数量虚拟化的应答的比例占到13%。可以看到中国虚拟化的脚步已经来临了。我在这里面并没有将中国与亚太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目前虚拟化的程度,应该说在亚太各个国家里面来讲,已经不算是说低的水平,应该还是比较靠前。在中国虚拟化的程度更大的,我们可以看到还有印度等几个国家,中国大概排在第五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有一个认识,到底虚拟化是否开始了?应该说它已经在我们身边开始了。包括在最近IDC对中国最终用户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也看到了,目前有一些用户的数据中心这一部分也跟我们讲到,在年底就要实行虚拟化的解决方案。所以,虚拟化的脚步是离我们越来越近,而且我相信他们在2-3年内的增长率会有一个非常高的表现。

到底虚拟化会先从哪些企业开始?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虚拟化渗透率的指标来衡量中国市场。在右边这张图表示的是2006年对于美国不同类型的企业,服务器进行虚拟化的渗透率的一个表示。服务器进行虚拟化渗透率最高的是来自超大型企业,占到的渗透率已经有72%这样的数字。我们根据对中国用户的调研,也看到中国的虚拟化也是从大型企业开始的,因为他们所拥有的数据中心是非常庞大的。数据中心给他们带来的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具体到哪些类用户会开始实行虚拟化?我们可以在里面圈定一下。也就是说,拥有服务器的保有量超过100台的用户,实际已经开始实行虚拟化或者正在考虑实行虚拟化,所以这一点也是我们厂商或者渠道会非常关注的一个目标客户群。

谈到中国的虚拟化的发展过程,如果纵观整个虚拟化发展的过程,它大概会有怎样的表现。在图中看到上面的这张饼图所代表的是虚拟化方面的市场销售额与虚拟化相关的市场销售额会达到8.2亿美金,是这样一个数字。它具体下面各个应用的比例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每一种应用对于虚拟化花费的一个比例。在2006年我们所看到对于虚拟化花费最大的应用是来自于生产应用的整合占到50%。其次则是来自于软件测试与开发占到38%,随后是可用性方面,对于虚拟化的一个花费和供应计算。在2005年虚拟化可以确定一个概念,它的里程碑发展到虚拟化的1.0。具体它的划分标志,我们看到有一些封装的虚拟化的软件,它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动态的整合。最后我们看到到2007年会有移动以及虚拟化可以解决计划内的当机,09恩年虚拟化可以解决计划的当机以及高可用性、灾难恢复和备份方面的应用以及负载均衡。我们从右下角的那张图有一个认识,从06年发展到2010年,对于每一种应用对于虚拟化的花费,我们看到它们之间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可用性对于虚拟化发生的变化有所上升。从06年11%上升到48%,占到虚拟化花费的第一位。第二位来自生产应用方面的整合,然后是公用计算以及软件测试和开发。

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到2010年甚至2010年后则是发展到虚拟化的第三代,也由于说,在第三代中我们可以期望到虚拟化实行自动化的管理,并且虚拟化是以服务作为导向的。并且从最终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成本结构,按需定制。应该说在2007年以前虚拟化解决资本费用方面的节省,从2007年之后则是表现为运营成本这方面的下降,这都是我们看到的虚拟化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好处以及虚拟化发展的一些里程碑的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将虚拟化成熟的指标体系拿给大家进行分享,我们看到纵轴方面有六方面的影响因素,虚拟化可以影响到六方面的影响因素。在横轴所表示出来是用户IT系统的发展阶段。由横纵两轴的因素构成了虚拟化发展的不同表现模式,我们也可以大致理解为虚拟化的一个发展进程会是从分散片段的,也就是点对点之间的应用,或者是原来分布式的一种计算环境下面的应用,发展到未来的动态IDC系统的虚拟化,大家可以以这样的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参考,发展到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应用的组合和所带来的一些好处。

刚才讲到通过几方面的分析,我们来证明虚拟化整合应该是未来解决目前数据中心挑战的一个最佳的方式。未来的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简单的用这样一张图来简括。刚才大概谈到了有几点,横轴是时间,纵轴代表的是IT系统的效率,在第一阶段是建立点对点的模式,也就是烟囱式的数据中心,进行的主要工作是对硬件方面方面的部署;第二阶段是为了提高IT系统的利用率会广泛的实施虚拟化的一个过程。发展到第三阶段,则是实施IT服务管理。如果讲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硬件层面的IT系统的部署问题,到第三阶段则是引入IT系统内人以及流程方面的管理;到了第四阶段,我们经常会听到以软件作为一种服务的说法。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是以整体的架构作为一项服务。大家对于这个概念并不是很熟知,大家可能对于商业服务管理或者业务服务管理这样的名词会更清晰一些。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时候,则是IT的系统所能够提供的支持的服务与企业业务本身的发展目标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融合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真正的使得IT系统融合到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中去。

这是未来非常宏观的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路线图,我们将这个图映射到数据中心的构成上,我们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对于数据中心所具备的最低要求有四方面,包括安全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在浅蓝色部分,大家看到的是对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存储这些硬件设施的部署,以及对IT机房的建设,涉及到能耗、冷却和占地面积,这应该是在第一层次的。

第二层次,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管理以及自动化的管理以及虚拟化,使得我们的IT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以及能够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刚才大家也看到的有实施IT服务管理的这一层级,这是IT系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所有的这些IT系统的一些组合,实际上最终都会为我们的商业服务管理提供最终的解决方案。所以,这是我们刚才所讲到的四个阶段映射到下一代数据中心构成上的一个分解的具体展现方式。如果刚才两个方面讲到的是从比较微观层次讲或者比较具体的对于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模式,我们放远一点看一下对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市场构成是怎样的。

我刚才提到过数据中心基本可以分为自建和租用两种方式,在这里看到第三种方式是来自电信运营商给我们提供的数据运营中心的服务。对自有的数据中心是机房,表现为成本中心,对企业带来的效益是间接的收益。从租用角度来讲,也就是数据中心可以真正产生效益的,包括它的业务会有主机托管、WEB2.0,从电信运营商角度来看有网络、传统的语音服务和IT  Office这方面的一些数据市场。目前数据中心时常发生了变化,在这里开始涉及到数据中心是如何盈利这方面的研究。下一代数据中心模式的演变是怎样呢?传统IT在这里更多的是自有的或者自建的IT数据中心,更多的是定制性的,是从企业战略性考虑,可以共享服务,确实是一个成本,只适合少数的高端用户,第二类是主机托管,这方面对IT数据中心进行了局部标准化。简单来讲是Web  2.0适用于低端的用户,之间是有联系的,经过Web  2.0和主机托管运营后,电信运营商给我们带来的运营模式。之所以和大家分享的原因是当厂商和渠道看到这样数据中心业务模式的演变,自然可以找到商机的所在。

总结我刚才所讲的内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是离不开IT架构和数据中心的。而IT架构和数据中心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变得越来越庞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企业要为数据中心现有以及即将面临新的挑战做好准备。虚拟化的整合是企业数据中心进行有效整合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虚拟化的生态链我们看无论是从芯片、处理器或者从服务器厂商提供的不同的服务器的类型像,刀片的系统,还包括像存储方面看到虚拟待库,这一整套的生态链已经完整,并走向成熟,所有虚拟化提供的条件使得中国的虚拟化已经开始起步,而且在大型企业数据中心里面出现。

虚拟化的出现和发展必将有助于企业降低整体的成本,并增强客户的满意度。企业洞察市场中一切细微变化,协助企业作出相应的决策。刚才也提到数据中心类型的变化也意味着IT厂商新型的业务模式,也就是新的商机所在。

非常感谢今天大家能够头一场听到我的演讲,也非常的荣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IDC亚太论坛:崔秩然谈未来数据中心趋势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