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信息存储》2006年度特辑:2005十大存储话题

    本文首发于《信息存储》2006年度专辑上,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1、 赋予ILM新内涵


    三年前,Storage Tek率先提出了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的理念。所谓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指根据企业的管理策略,对数据的创建、保护、访问、迁移、归档乃至信息销毁、空间回收的全过程,实施合理有效的规划。


    去年只要是存储厂商都在谈论ILM,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培育过程,今年大家对信息生命周期(ILM)的提法已不太陌生。由于基于ILM的数据存储与管理,需要广泛的存储产品和技术支持,因此不同的厂商基于自身产品优势,在描绘ILM美景的同时,不断丰富着实现ILM的策略和方法。



    2005年EMC提出了“加速生命周期管理”的口号,并提出6C解决方案来加速信息生命周期战略的实施。EMC还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国内首个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教研计划,从基础人才培养方面加速ILM的推广与实施。Sun是第一个将ILM带入系统层面的供应商,今年Sun对ILM赋予了新的内涵,突出强调了安全性,认为ILM应该帮助企业以正确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设备安全地管理信息数据,从而保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安全快速地访问相关数据。ADIC则强调整合的思想,ILM不是一个解决方案,它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抓住“整合”的思想。将不同的存储设施整合到一个“存储池”中,使不同的应用在统一的存储系统下共享,这样才能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减低成本。


    2、 SATA II的时代来临了?


    SATA II的时代是否真的来临了?在很多业内人士纷纷沉浸在SATA II时代即将来临的喜悦中时,我们却不得不清醒地看到事实并非如此。


    与第一代SATA技术相比,SATA II的改进之处主要体现在I/O传输速率实现了飞跃,SATA I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1.5 Gbps,而SATA II可达到3 Gbps,并且还具有诸多功能,比如支持NCQ、支持异步信号容灾恢复、支持软件设置保存、支持热插拔、捆绑了电源管理和测试工具等。


    但是在这些性能中,其中只有3 Gbps的数据吞吐速度和NCQ支持功能是SATA II系统必备的性能指标,大多数存储厂商并不能提供具备一切改进性能的SATA II产品。事实上,即使存储厂商拥有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也不愿意将所有的支持功能都添加进去,而且在3 Gbps的数据吞吐速度和NCQ支持功能两项SATA II基础性能当中,大多数存储厂商对前者的重视程度明显超过了后者。


    可是,用户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与生产厂商是完全不同的,供求双方极有可能存在重大分歧。等到供应商能够提供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是需要一段磨合期的,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3~4年之久。距离SATA II真正步入成熟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 WAFS开始腾飞


    近两年来随着SMB市场的兴起,大型企业的远程分支办公室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延迟过长且连接不稳定,WAN并不适合提供文件服务。如果不借助于特定的软件工具,从网上下载稍大一些的文件不仅耗时很长,还很容易发生中断,导致前功尽弃。


    因此,WAFS便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发展,WAFS市场在今年开始腾飞。通过收购Actona Technologies获得WAFS技术的思科和产品获得HP青睐的Riverbed Technology都是比较活跃的厂商,此外,在今年5月向WAFS专业厂商Tacit Networks投资并获得少数股份之后的博科也进入了这一市场。Network Appliance正和思科合作进入WAFS市场。


    到目前为止,进入WAFS领域的厂商,基本上都是SAN交换机领域的存储厂商,如通过收购Actona Technologies获得WAFS技术的思科、与Riverbed Technology密切合作的惠普以及通过向WAFS专业厂商Tacit Networks投资而得到技术筹码的博科等。此前,业内专业人士也早已预言,WAFS逐渐火起来,将为SAN交换机厂商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会。就今天的格局来看,竞争远未形成,我们相信有越来越多的SAN交换机厂商还会挺进这一领域,今天他们还在观望,是因为这一市场刚刚兴起。


    4、 虚拟化不是空中楼阁


    毫无疑问,虚拟化仍然是2005年存储行业最热门的词语之一。


    2005年,IBM、NetApp、VERITAS、EMC、HP等厂商相继推出了多款应用虚拟存储技术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所针对的应用从数据归档、卷管理、磁带虚拟,一直到远程备份,涵盖了数据存储的各种领域。


    5月18日,EMC公司在美国新奥尔良市发布其首款存储虚拟化产品Invista。其标志着所有主流存储供应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存储虚拟化产品。6月10日,HP也发布了4款虚拟存储产品,其中,主要产品是EVA系列,新发布的EVA 4000/6000/8000可以帮助客户节约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成本。而日立数据系统(HDS)则计划将虚拟化技术应用到中小企业当中,并推出一款网络存储控制器NSC55,标榜为该公司高阶异质存储平台管理产品通用存储平台的精简版。Network Appliance公司推出其最新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NetApp V-Series系列产品。IBM则把它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和存储系统虚拟化产品整合到一个叫虚拟化引擎的大伞下。


    然而,虚拟化技术不只是设备问题,而是能够对异构存储环境实现统一管理的技术。撇开先前的浮华喧嚷,用户开始更多地考虑虚拟化切实应用。DoSTOR认为,虚拟化确实能对未来IT发展产生关键作用,但是拥有这项技术并不等于拥有万能钥匙,如果不能从底层基础架构来实现,虚拟化只能是空中楼阁。虚拟化技术是一项切实有用的技术,厂商只有更多的考虑底层交互性的实现,方能使这项技术闪耀动人光彩。


    5、 企业整合风潮


    2005年夏天曾传出一个惊爆传闻:思科将收购EMC。虽然事后证实是谣传,但是,这个传闻表明存储行业正在兴起大规模的并购。2005年Sun以40亿美元收购了STK,几乎让所有人大跌眼镜。EMC公司斥资2.6亿美元,收购了网络管理软件公司Smarts;而思科公司也不甘示弱,先后共耗资4亿美元,将Actona Technologies、FineGround、TopSpin等3家公司纳入麾下。另一位存储巨鳄,博科最近也将手伸向了存储行业之外的公司,以930万美元的价格吞并了私营的服务器资源配置技术开发商Therion Software。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扩展性的并购在加速两者确立市场领先地位、弥补整体技术环节的漏洞以及提升自身技术实力等方面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开创性作用。同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更有利于企业实现“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和技术客户资源、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不过,存储巨头们似乎也意识到陆陆续续地收购一些小公司,虽然有助于完善它们的产品线,对于“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并没有立竿见影的作用,“斥巨资收购与自己齐名的竞争对手”确实是一条值得考虑的“捷径”,因此,业界传出“思科有意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EMC”的小道消息,也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


    5、 存储与安全整合成为时尚
  
  2004年12月Symantec通过130亿美元收购了存储业巨头VERITAS,拉开了将存储和安全结合在一起的序幕。


    2005年,存储与安全的整合理所当然的成为年度焦点。EMC公司在其广泛的存储产品线中加入了安全特性,加入了这场狂热的宴会。思科接二连三地收购了几家安全公司,NetApp收购存储加密设备提供商Decru,惠普公司收购了安全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Trustgenix,Sun公布安全战略,计划将加密技术应用到其产品上。昆腾公布安全战略,计划采用电子钥匙,物理锁,加密等安全技术内置到产品中。


    在产品方面,一系列高质量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破茧而出,企业用户纷纷表示他们需要的是部署起来更简单快捷的数据安全工具,研制融合了安全技术与存储技术的捆绑产品。


    由此看来,存储与安全的整合似乎已在存储厂商之中形成了一股时尚。


    6、 4G时代需等待


    FC SAN已经从之前的1Gbps发展为现在的2Gbps,而今年,许多厂商则争先恐后推出更高速度的4Gbps产品,由于具有更高的性能,4G理所当然吸引所有厂商的眼球。某厂商第一个推出4G HBA卡,另一厂商第一个推出4G交换机,其他厂商当然不甘示弱,推出4G导向器等等,好像谁不能提供4G产品就跟不上时代似的。


    然而,据我们看来,用户并不像厂商那样对4G趋之若鹜。4G距离成熟的应用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HBA卡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4G解决方案有多种部件组成,任何一种发展的滞后都会影响在用户环境中的成熟应用;二是目前来讲用户在性能方面的需求还没有达到那么苛刻的程度,现有的2G产品完全满足在性能方面的需要。


    此外,一种产品获得大规模应用还必须满足价格方面因素,尽管已经有厂商推出4G产品,但是目前的价格还相对较贵,随着各种部件的日趋成熟价格才会慢慢降下来。另外当今阶段4G还属于奢侈品,因为许多用户还没有出现2G产品造成性能瓶颈的现象。


    因此,我们尚需等待4G时代的真正来临。


    7、 IP SAN:欲与FC试比高


    SAN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年了,早在2000年就已应用在一些大型系统中。但其高昂的建设成本远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与之相比,NAS技术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受到带宽消耗的限制,无法完成大容量存储的应用,且难以满足开放性的要求。于是,在2002年,诞生了IP SAN技术。而到了2005年,随着iSCSI技术的成熟,IP SAN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开来,并成为存储解决方案的热点。


    据了解,采用iSCSI技术组成的IP SAN可以提供和传统FC SAN相媲美的解决方案,而且普通服务器或PC机只需要具备网卡,即可共享和使用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但IP SAN目前在国内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用户对这一技术的认可度也有待观察。加之很多传统FC SAN的厂商、集成商,正在努力提高光纤传输通道的性能,并不断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因此,IP SAN技术未来要想在国内存储领域中长久发展,尚需时日。


    9、 SAS的“野心”


    SAS接口标准的诞生时间并不长,它是一种完全崭新的总线架构,克服了原先并行总线接口技术中的不足。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完善,SAS在业内已拥有一批忠实的Fans,他们认为新的接口标准被应用于数据中心只是迟早的问题,SAS驱动器取代SATA驱动器将是大势所趋,甚至连光纤通道(FC)驱动器的“生存”也有可能受到威胁。近几个月来,各大厂商纷纷投身于SAS市场,大批新品涌现出来,这让一部分分析家不禁惊呼:SAS的“野心”恐怕不止是取代SATA和FC。


    有一些业内专家认为SAS驱动器取代SATA驱动器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SAS驱动器的性能较之SATA驱动器要稳定得多,两者的端口形状极其类似,将SAS驱动器接入SATA磁盘阵列内,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另外有一些分析家则认为SAS并不对FC或SATA产生威胁,三者将会在数据中心系统内各拥有一片天空,发挥不同的作用。


    10、 CDP技术升温


    持续数据保护(CDP)这项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后面,厂商却鲜有动作。但是今年CDP技术却持续升温。EMC发布了期待已久的持续数据保护产品。微软推出DPM软件,赛门铁克代号“捷豹”(Panther)的Backup Exec 10d也闪亮登场,IBM发布了Tivoli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除此之外,Availl,FalconStor,FilesX,Kashva以及StorServer都发布了各自的CDP产品。转眼间CDP市场变得人声鼎沸,你方唱罢我登场。


    现阶段的CDP市场十分有趣:老牌厂商开发的产品都面向中低端,只能备份文件而不是应用,并且多数都还实现不了真正的持续保护;而那些新兴公司由于目标明确、先行一步,推出的反倒是能够备份应用、功能齐全的企业级产品。不过,客户在选择企业级产品时,往往更信任大型的老牌厂商,这迫使新兴公司们选择以OEM为主的发展道路。Mendocino就是其中的典型??EMC在10月推出OEM自它RecoveryOne的高端CDP产品。惠普与Mendocino软件公司签署了一项OEM协议,明年将把CDP作为其企业级备份战略的重头戏。其余的厂商,属于微软阵营(或合作伙伴)的基本都会推出装有DPM的系统,作为对头的也表明了进入CDP市场的决心。


    可以预想,明年的CDP市场一定会战火纷飞。


    订阅《信息存储》杂志请 点击此处链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信息存储》2006年度特辑:2005十大存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