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浅析中国存储培训困境:市场繁荣 专业人才稀缺

    前两天,记者有幸参加某存储厂商针对代理商的培训。
  
    “有效吗?”记者问道。
  
    “还是有一点效果”,牵强的回答无法掩饰该存储厂商对渠道培训的无奈。
  
    针对存储渠道的培训–这是当前所有存储厂商正在实施的一项工作,“其目的主要在于有针对性进行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存储的先进产品和技术,从而提升他们在存储解决方案制定和实施方面的能力” ,IBM存储事业部一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然而,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尽管厂商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最后的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在繁荣的存储市场下,一个不能掩盖的事实是–存储渠道的人才需求缺口还很大。
  
    繁荣的市场 稀缺的人才
  
    一个新产品或者新技术都有相类似的市场发展规律,网络存储也不例外。如同所有潜力巨大的新技术一样,网络存储在刚刚诞生初期,在其周围诞生过不少的泡沫。泡沫刚开始泛滥是在一两年前,那时候各种关注技术的炒作与喧嚣不绝于耳。于是网络存储被抬上了技术的“神坛”。在经过两年炒作与沉淀、追逐与洗牌后,浮躁逐渐平息了。盲目跟风者出局了;炒作概念者自觉无趣了;同时也有执著、专业者壮大辉煌了。今天,人们开始关注应用:随着IBM的“随需应变”、Brocade的“智能应用平台”、Veritas的“效用计算”、 EMC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等概念的兴起,人们对复杂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管理应用能力愈发的重视。这时候网络存储市场逐渐成熟了。
  
    然而,正当万事俱备的时候,很多网络存储厂商、网络存储渠道、以及国内网络存储研究机构才赫然发现:网络存储人才成为最大的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每100万元的存储设备就需要4个人来维护,但国内现在能达到存储工程师资格的技术人员不到500人,因此当前我国存储管理人才紧缺是很严重的事实。
  
    从目前来看,紧缺的人才共有两类。一是存储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近年存储市场以平均年60%的速度增长,存储代理商、存储集成商在不停的成长壮大;各类型存储厂商也都加大了投资;甚至众多系统集成商都开始纷纷设立存储事业部。高质量的存储技术服务型人才已经全面告急,重金难求一将的现象在存储行业越来越普遍。二是存储用户中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由于存储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国内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存储的应用已经势在必行,在用户规划和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究其原因是由于存储产品和方案的普及与用户需求和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偏离,导致用户对于产品的选型很难抉择。
  
    渠道的难
  
    在存储行业中,高薪挖人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没有哪个渠道是真正想自己培养人才的”,一存储厂商负责渠道开拓的专员对记者表示,“首先是培养成本太高,其次,即使人才培养出来,也未见得能留在公司,到头来搞不好帮别人做了嫁衣。”
  
    据了解,以某厂商的一个认证工程师的考试标准来看,要想成为真正的“专家”,必须经过认证IP SAN专家、认证网络存储管理专家、认证网络存储设计师、认证网络存储构建师、认证网络存储专家等六项考试,而每项的考试都必须缴纳不菲的费用,总共需要近8000元,而一个认证的有效期仅为两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司需要三到四个技术人员,光考试这项的费用至少在三四万左右,这还不包含该人员基本的工资开支。而按照业内的标准来看,存储类的技术人员的基本待遇要大大高于普通技术人员。
  
    这也是渠道没有真正重视存储技术人才培养的直接原因。
  
    而另一方面,实战经验的缺乏也是渠道难以形成自己技术力量的关键。
  
    网络存储在整个IT行业已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网络存储在一些IT项目投标中所占比重已经越来越高,基本上能够占到50%甚至更高。然而很多网络存储技术人员获取知识的途径,往往只能是从网上找国外产品的技术白皮书,然后靠自己摸索。
  
    一位存储行业的工程师就说:“学习存储就是要多做项目,要从存储项目的实施经验中逐渐成熟。可是事实上几百万的项目可不是每个人都碰得上的。”
  
    根本原因何在?
  
    两三年前,用户买一个高端服务器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对存储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之甚少。然而,短短几年,国内的存储市场已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需要继续培养,然而谁又来承担这份责任呢?
  
    某硬盘公司的一位经理曾经和记者谈起,国外有许多存储方面的专业资料,包括一些厂商的技术白皮书值得向国内引进,但由于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翻译人员,上述计划不得不搁置。没有中文的专业存储书籍,大学校园中也没有相关的课程设置,更没有一个独立的培训机构,存储管理人员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一些国外厂商虽然经常举办各类存储技术的培训,但也仅限于其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其中仅包括少量用户。
  
    McData技术经理雷涛认为,“不同于其他成熟的IT领域,目前的存储市场还是以产品方案驱动的市场,同时多数高端存储厂商并没有开放授权本地的服务支持伙伴(LSP),来提供相应的存储服务,因此高端的存储人才还多集中在厂商销售、服务团队中,这决定了多数存储人才精专于某一领域技术。”
  
    其次,存储行业内外热度不均:“行业内炒概念,行业外看热闹”是过去一两年网络存储行业的普遍现象。网络存储技术甚至被某IT杂志评为“十大不成熟技术”,在网络存储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究其原因是网络存储行业尚未被社会所了解和重视。
  
    再有,存储认知概念模糊:移动存储、数据中心、硬盘……太多的名词使网络存储系统的概念模糊和混淆,而真正网络存储的意义和概念其实绝非几个名词所能够解释。
  
    因此,对渠道而言,能够接受到新兴技术的机会可以说是很少的。
  
    培训是必然方式
  
    在国外,SNCP的获得者大多数为400多家SNIA的会员企业内部的存储工程师,在存储企业内部,享有非常高的待遇。那么在国内的认可程度怎么样呢?最先接受SNCP的是IBM、EMC、HDS、HP等跨国公司,他们本身就是SNIA的成员。具备SNCP认证的人才将是他们首先争夺的宝藏。在一些视数据为生命的最终用户中,网络存储权威认证也将成为高薪的保障,某银行的CIO 曾经忧心忡忡地对他的培训部门负责人说过:“我们买了那么多存储设备,一定要有专业的人来管理,网管的知识已经不够用了……”
  
    同样,对渠道来说,随着市场成熟度的增加,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培训,雷涛认为,“当市场没有培育成熟,厂商无法获得Sell In 与sell out的平衡,你就无法期待渠道投入更多资源,这包括产品销售所需要的技术培训。相反,由厂商所引导的成熟的产品销售会刺激出更多的销售机会,会吸引更多的渠道加入其中,从而带动更大的技术培训市场。这是一个相互促进与成长的过程,在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形成中,技术培训会有不同的切入点。”
  
    面对如此巨大的人才需求,根据分析,以下几类人会最快地掌握网络存储知识。IT业界人士会是最先跳入存储界的人,他们了解现在存储的热度,懂得要尽快融入到存储的圈子里。而其他非IT行业的人,想转行投身IT界,基本上都会选择一些热门的学科,而存储行业无疑是未来的第一选择。很多学校在设有网络专业和课程的前提下,前瞻性地开设了系统的网络存储课程,从学习知识的连续性讲大学生学习网络存储有其特有的优势,但相对于目前巨大的市场需求而言,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在SNIA的培训计划中就指出:网络存储知识将分成三个层次针对三类人群进行传授,首先面向有一定IT背景的高校学生、IT从业人员以及任何希望了解网络存储技术的人士;其次面向已经在从事网络存储工作的各种市场、技术人员。最后是对网络存储技术有迫切需求的企事业单位。
  
    有业内专家指出:凡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都需要两股合力才能前进:市场需求的牵引力以及行业人才与技术的推动力,二者缺一不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浅析中国存储培训困境:市场繁荣 专业人才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