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朱宝麒启动自救计划:100天5亿元再卖微硬盘

    3个月、5亿元资金的注入,6月23日,重庆禾兴江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兴江源)宣告成立。
  
    该公司副总裁潘壮透露,尽管公司刚刚成立,有些产品的模具还没做出,但是已经获取了500万美金来自海外的订单。“保守估算,我们年底之前应该能够得到5000万美金的销售业绩,乐观的话,2亿美金也不是奢望。”他乐观地说。
  
    这是一家典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司,重庆开创投资公司控制了90%的股权。而后者又是由重庆市开发投资公司、重庆市高新区、重庆市发改委和重庆市科委联合投资设立的。
  
    重庆市高新产业区主任王小若告诉记者,此项目是由信威通讯总裁、被称为“SCDMA之父”的陈卫引进的。不过,据记者调查,陈卫也并非禾兴江源的主角,他只不过是扮演中介的角色,链条的另一端则是争议人物—-朱宝麒。
  
    朱宝麒的自救计划
  
    朱是号称“造出世界上第一块微硬盘”的科技狂人,贵州的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公司(以下简称汇通世华)就是由他引入和创办的。朱透过他个人的公司—-美国磁源—-持有汇通世华20%股权,并出任该公司CEO。而此次,他又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出现在禾兴江源的高管名单中。
  
    几乎在禾兴江源成立的同时,贵州省政府也通过下属的投资公司,为其注入了1.2亿美金。这也是朱四处奔走的结果。
  
    过去的半年,贵州省一直为如何拯救世华而辗转反侧—-因为缺乏资金,这家公司始终处于开开停停的阶段,生产极不正常。产能不能冲上去,市场制约就始终存在。
  
    “活着,跟长大是两个概念。”一位世华的高管抱怨。
  
    一年半前,苹果曾暗中考察过世华,希望能够为它旗下的产品iPod提供核心产品—-微硬盘,但是没有稳定出货量的保证,始终让苹果犹豫不决。
  
    贵州省信产厅厅长张英峰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好项目,但是贵州还是缺钱。”
  
    根据汇通世华内部估算,如果要在中国把微硬盘整个产业撑起来,与日立、希捷三分天下,在未来两年之中,对于微硬盘项目应该投入不少于10亿美金。
  
    过去一年中,朱宝麒一直在自救。禾兴江源可以视为其中关键的一步。
  
    他抛出一个微硬盘产业链计划。其核心就是,通过打造上游的核心芯片产业、微硬盘为龙头的材料制造、下游的内容产业、围绕禾兴江源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进行整合。
  
    根据朱的描述,存储产业将会掌控整个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未来。因为存储器件占到任何消费电子产品造价总额的60%-70%,无论是MP3,还是硬盘手机、数码相机。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特别庞大。2003年,光香港一地即达79亿美元。
  
    在他的版图中,把核心芯片的研发放在北京,微硬盘基地设在贵阳,成品制造在重庆,以提供娱乐、游戏为主的内容产业放在深圳。四项整合,通过微硬盘,就可以紧紧抓住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未来。
  
    重庆政府对朱的理论颇感兴趣,表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而且要赶快做”。副市长黄奇帆为此与朱长谈了一夜。
  
    “我们专门组织了专家,反复对项目进行调研。”王小若说,“连贵阳都能生产出微硬盘,我们这里做消费类电子产品,放入自己的内容,也是顺理成章。”
  
    具体来说,禾兴江源就是承接了贵阳的微硬盘项目,将自己放在了一个产业链的相对下游。由世华提供成品和半成品,禾兴进行后续制造,注入有知识产权的内容—-比方音乐与视讯。根据估算,价格会远远低于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任何产品。
  
    “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工艺,难以三言两语说清楚。打个比方,如果根据禾兴江源最终产品的要求去设计我的微硬盘部件,某些可能就做成两层电路板,中间的都可以去掉,成本至少削减一半。”朱描述。
  
    此外,同样朱宝麒也将他掌控的核心芯片团队介绍给了中关村,据说也引起了北京方面的强烈兴趣,“结果两个月内即将见分晓”。
  
    “禾兴江源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经营供应链整合价值的新型企业,这个链条上的每个企业都会赚大钱。”公司副总裁潘壮告诉记者。
  
    跟别人打“群架”
  
    朱一直认为政府应该下大力气来扶持缩小硬盘这个尚未成型的产业,因为政府的眼光会更长远一些,“能站在高度看问题”。
  
    “对于高科技产业,中国不是没有机会,打个比方,IT业就必须占据三个制高点?D?D液晶显示屏、芯片技术和存储技术,其他都是细枝末节。道理很简单,要看,就要显示器材;要处理复杂的数据,芯片自然少不了;但是,娱乐业的前途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能随身携带音乐、电影、游戏,这方面存储的研发就是核心。”
  
    京东方和中芯国际确已得到了来自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但是,朱认为,他的微硬盘也同样应该得到重视,这可以上升到中国IT产业“何去何从”的战略高度。
  
    对于存储这个产业,据贵州信产厅厅长张英峰介绍,贵州也经历了几个过程:首先是,中国能否诞生出存储产业。在过去30年中,这个行业是如此地封闭而残酷—-只有企业倒下,从来没有企业诞生,所有技术均被IBM、希捷、昆腾、……等七家“巨头们”牢牢握住。
  
    其次是,当贵阳“生”出这么一个高科技产品后,所有人就怀疑,能不能做大,国家扶持有没有意义,“深刻理解IT产业的官员不多,谁都不敢轻易拍板”。
  
    最后,市场机会稍纵即逝,政府应该以什么方式去扶持,去分配利益。
  
    现在,结论基本清楚,朱宝麒在背后推动的禾兴江源顺利进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苗头”。
  
    “我们觉得这个概念很好,可以在消费类电子上附上内容产业,更像是娱乐业,而不是制造。”王小若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好项目,从整个链条上都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重庆地理位置比较偏,物流成本高,所以更适合发展这些体积小、单价高的电子产业。而且,我们不缺人才,电价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
  
    “在背后,重庆、贵州的两地政府都为这个项目通了不少电话,相互沟通,因为这是全新的一个课题,而且确实能给双方带来利益。”潘介绍。
  
    “如果我们能整合好这个供应链,就是跟别人打群架,他们是一个,我们是一群。”他说。朱认为,如果这一系列项目能够联动,就能够把日立或者希捷的微硬盘甩在后面。
  
    这方面,明基就是最好的例子。“明基为什么会长这么快?就是因为外部有一大堆兄弟姐妹,都是宏基系的,所以可在外部很好地整合供应链。”朱认为,“而在大陆还没有这样的‘宏基系’出来,联想、TCL们做的其实都是单一的通路,外部围了一大圈无关的供货商。协调发展,产业互动,这个角色可以让政府来扮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朱宝麒启动自救计划:100天5亿元再卖微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