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DOITAPP
DOIT数据智能产业媒体与服务平台
立即打开

硬盘选购指南:理性选购万转SATA硬盘

    自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以下简称WD)发布全球首款万转SATA硬盘以来,在这之前被认为是中高端服务器和工作站SCSI硬盘所特有的高达10000rpm突然来到DIYer眼前,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追求性能的DIY发烧友们将WD这款万转SATA硬盘视为至宝。一是其可媲美SCSI硬盘的单I/O性能,二是相对于SCSI硬盘低上很多的价格,并且由于目前针对PC的主板极少提供SCSI接口(据笔者所知只有技嘉那两款带CPU六相供电的高达3000多元的865/875主板),而另外购置SCSI控制卡又受限于32位PCI接口的相对较低传输率( Max 133MB/s)(这种矛盾在PCI Express总线实用化后可望大大缓解),所以WD推出的Raptor WD740GD(第二代猛禽)自发布之日起即成为发烧DIYer的标准配置。
  
一、低端服务器,慎重选择
  
    不少准备配置中低端服务器的用户选择了Raptor,但实际性能却不容乐观,究竟当中问题在哪里呢?众所周知,凡是服务器都需要并发响应多于一个访问用户的需求,而SCSI硬盘拥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是支持TCQ(Tagged Command Queuing,标记指令队列)使得其多用户的有效服务时间(多I/O下的性能)大大增强,但很遗憾的是,虽然第二代Raptor支持Firmware级的TCQ,但由于缺少TCQ控制卡(这类卡在市面上难觅其踪)而无法开启其TCQ功能,因此在多用户访问环境下,Raptor仍然不适合高负荷的服务器应用领域,但相对于主流7200转IDE硬盘,Raptor无论单I/O性能还是多I/O性能均有明显优势。
  
    在I/O队列深度不大时,Raptor不失为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但当队列深度增加时,暂时没有TCQ功能支持的Raptor就有点不堪重负了。所以准备组建中低端服务器的用户应该更多地考虑更为成熟的SCSI硬盘,而且SCSI硬盘还有一大惯有优势??CPU占用率极低,这对于文件和数据服务器而言甚为重要。
  
二、中低端工作站,廉价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低端工作站而言,Raptor的吸引力就相当大了。中低端工作站一般不会采用昂贵的服务器主板(非服务器主板极少拥有SCSI接口),那么,SATA接口的Raptor就提供了非常接近SCSI硬盘的单I/O性能和令人信赖的高可靠性(包括五年质保),而成本却只有同容量SCSI硬盘的三分之二,但有一点是必须要接受的??IDE总线的CPU占用率并不低,这对于需要频繁读写数据的场合是很不利的。
  
    小知识
  
    注1:关于Raptor的高可靠性仅仅是指硬盘在使用过程中自身出现故障(非人为因素)的几率以及其返修率低(较接近于SCSI硬盘),而涉及数据传输错误方面,由于Raptor采用了“匪夷所思”的PATA到SATA桥路设计以便兼容SATA接口(用桥接芯片实现信号转换的低效率是被很多狂热DIYer所嗤之以鼻的),所以只能对数据进行CRC校检而对指令CRC校检无能为力(原生SATA接口的硬盘和SCSI硬盘均可进行完整的包括数据和指令的CRC校检)??这一设计上的缺陷将导致Raptor很难胜任某些对数据安全较为敏感的场合,因为如果在这些场合数据的丝毫传输错误都是不可想象的,而SCSI硬盘就不存在这一问题。
  
三、高端PC,高代价的硬盘存储子系统
  
    将Raptor作为系统盘的PC无可避免要加装第二块硬盘用于大容量的数据存储,但采用Raptor不一定就代表高性能。大多数人认为硬盘的快慢多半只是指数据读写的传输速率,缘于在目前的PC主流应用中,多媒体应用、游戏、视频(图像)处理等占了多数,而这些应用领域看重的是持续传输率而非寻道时间(操作系统和普通办公应用对寻道时间并不敏感)??Raptor寻道时间的大大缩短在这些主流PC应用中无太多用武之地。
  
    由于Raptor采用了10000rpm的高转速设计而不得不将其单碟容量大幅度降低以适应其高转速。单碟容量的下降主要是由盘片直径(即可记录磁信号的盘基表面积)和磁记录密度同时降低这两方面导致的??最直接的体现便是持续传输率的下降,即使Raptor的转速高达10000rpm也只能力挽狂难,勉强与7200转硬盘持平(SCSI硬盘同样要面对同样情况??其实不少超前使用SCSI硬盘的朋友反映其性能不比主流7200转硬盘强多少,就是因为上述原因)。
  
    万转硬盘更多的优势体现在其寻道时间比起7200转硬盘有了质的飞跃,因此,万转硬盘更擅长于需要随机频繁对大量小容量数据并发访问的场合。在这里,读者有必要了解清楚这些场合的应用环境,例如同时搜索1000个100KB大小的文件,Raptor比主流7200转硬盘硬盘(比如日立的7K250)至少快上一倍。
  
    如果希望鱼与熊掌兼备,用两块Raptor硬盘组建RAID 0系统可提供无与伦比的高速度同时可靠性也得以保证,但此时硬盘子系统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并且必须注意,Raptor带来的巨大噪音(比得上中低端SCSI硬盘)不是每个人都忍受得了,尤其是双碟的WD740GD(74.3GB容量)加上RAID 0。
  
    注2:想用Raptor构建RAID 0的朋友必须留意Raptor的高发热量,至少其发热量跟四碟万转SCSI硬盘差不多。
  
四、总结
  
    Raptor的确使我们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拥有与SCSI硬盘相近的性能和可靠性,但必须看到,相比7200转主流硬盘其高昂的构建成本和不适应主流应用的容量无疑是其普及的最大障碍,并且不甚理想的持续传输率也使得Raptor在主流PC应用中不见得有多大优势,而其寻道时间的绝对优势更多体现在需要并发对大量文件进行访问的服务器应用领域,但此时不完整的TCQ功能和较高CPU占用率的固有缺陷又使其服务器应用性能不敌同转速SCSI硬盘。
  
    Raptor给人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无论平台是服务器还是桌面PC性能均不太理想(至少与人们想象的相差甚远),除非你打算兼顾持续传输率和寻道时间而组建RAID 0系统。但这样的RAID 0系统也差不多只能应用于桌面PC领域,稍为正规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当然不会将性能瓶颈更加突出地放在这RAID 0系统身上,因为沿用上世纪70年代核心技术至今的温彻斯特硬盘(Winchester Hard Disk Drive)始终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严重性能瓶颈,无论你的计算机用来干什么。


    相关文章:西部数据第二代万转IDE硬盘WD740GD评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DOIT » 硬盘选购指南:理性选购万转SATA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