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2012软件:智慧软件凝聚发展新动力

继在2011年提出“未来5年软件业务实现营业利润增长80亿美元”的目标后,IBM在2012年将其软件业务的价值进一步细化,力求向企业交付真正切合业务需求、具备智慧成长能力的“软”实力。

时间已经进入2012年,但是蓝色巨人在2011年针对软件业务所发出的响亮口号依然回荡在耳边。在IBM软件2015发展路线图中,IBM宣称:“要在未来5年实现软件业务营业利润高达80亿美元的增幅。在2015年,软件业务为IBM贡献50%的利润。”一年过去,蓝色巨人强势发展软件业务的雄心未改,并且已经向着既定的目标稳步迈进。

“我们正身处于一个全新的计算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商务、移动互联等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新一轮创新理念和技术的普及。同时,它们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信息分享方式的转变、越来越苛刻的客户、业务持续创新的压力,这些都在困扰着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4月19日召开的“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2012年度策略发布会”上,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这样来概括企业IT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局。

混乱中遍布挑战,也富含机遇。在面对数据、社交连接、客户需求交织的复杂环境时,软件的价值进一步凸显。胡世忠表示,在当今的IT应用环境中,来自企业的新生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促使了软件开始扮演全新的角色。“软件作为满足企业业务需求、提升企业业务价值的战略性资产,将成为企业‘软’实力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他说。

七大“软”实力助企业智慧成长

“‘软’实力”正是IBM软件业务2012年发展策略的核心。IBM宣称,将利用自身在软件领域的专业集成和产品组合,构建丰富的软件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家族,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包括洞察力、创新力、优化力、协作力、敏捷力、安全力和移动力在内的七大“软”实力。这也被IBM定义为智慧“软”实力策略。

“在过去的三年中,IBM持续推进软件业务的转型,我们丰富了软件的产品组合,同时在解决方案层面与行业客户的需求更加深入地结合。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按照行业和客户的职业角色来满足客户的业务与IT的双重需求。”胡世忠说。

所谓“按照行业和客户的职业角色满足客户需求”,正是IBM软件业务转型的关键。伴随着软件业务的重心从中间件向注重业务流程和结果的行业解决方案迁移,IBM软件部门所服务的对象也从企业CIO向CEO、CMO(首席营销官)、人力资源总监、供应链总监等人群迅速扩展。与此同时,IBM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被赋予了更多的行业属性,更加注重对行业用户特定业务与IT需求的满足。

“智慧‘软’实力策略立足企业的业务需求,结合前瞻的商业理念、方法论,以及长期积累的行业经验,同时还契合了IBM软件围绕云计算、业务分析洞察、智慧商务、智慧城市以及移动互联等新技术趋势的路线图。”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重心总经理王阳说。

具体到技术实现层面,七大“软”实力各司其职,满足企业不同的业务与IT需求。其中,“洞察力”涵盖了IBM近年来大力拓展的业务分析、数据管理、大数据、企业内容管理等技术,致力于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业务洞察;“创新力”旨在加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包含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企业现代化等内容;“优化力”专注于对业务基础架构的优化,以云及IT优化、资产和设施管理及企业终端管理作为支撑;“协作力”则致力于完善企业与客户、伙伴、员工之间的深度联系,囊括了IBM在社交协作、统一通信、企业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资产。

“敏捷力”的核心能力是驱动灵活的业务流程和应用,IBM通过自身的业务流程管理、SOA整合、应用基础架构等技术,为企业提供实现业务敏捷的支持;“安全力”管控IT风险、安全及法规遵从,综合了IBM在身份和访问管理、数据保护、基础架构保护、安全智能及合规性分析等多方面的安全能力;“移动力”负责交付企业级的移动能力,这一能力整合了IBM在2012年2月收购Worklight所获得的移动交付和终端管理技术,帮助企业管理并确保移动应用安全,并借助移动手段扩展业务流程。

胡世忠强调,这些从IBM软件资产中精粹出的“软”实力均源自于IBM自身的业务实践,IBM内部的业务转型和成长也从这些能力中受益。“IBM的财务部门通过业务分析解决方案获取‘洞察力’实现财务业务转型;借助差异化的安全解决方案,IBM内部建立了晚上的IT风险管理架构,提升了企业的‘安全力’;基于统一协作的社交商务平台,IBM的人力资源部门为全球43万员工构建起动态、灵活的办公环境。也正是基于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我们对把智慧‘软’实力传递给更多的客户才有了更多信心。”胡世忠说。

三大发力点推进“软”实力落地

从自我实践的成功,到向客户交付同样的成功,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距离。在2012年,IBM已经从企业策略角度为实现这种成功的传递做好了准备。胡世忠表示,IBM软件集团已经锁定三大发力点,积极推进“软”实力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这三大发力点包括,继续在业务分析洞察(简称为BAO)、云计算、社交商务、智慧商务等前沿领域的投资;全方位配合中国企业的智慧转型与成长;以及深化渠道与区域市场发展。

据介绍,IBM在BAO、云计算、社交商务和智慧商务等领域的投资,近期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在BAO领域,IBM已经在全球建立了8个分析解决方案中心,其中一个已落户中国。在BAO全球9000位顾问、400位研究人员的庞大支持群体中,中国地区的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IBM还联合中国高校设立业务分析和技术学科。IBM预计,到2012年,其在业务分析方面的收入有望达到160亿美元。

云计算方面,IBM面向云应用交付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日趋完善,IBM中国开发中心持续参与中国多个地区“行业云”落地项目。最近,IBM还携手合作伙伴及辽源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IBM东北卓越云计算中心,支持吉林省及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数据城市服务业务,并提供跨行业云计算服务。

新兴领域方面,IBM在中国拥有Lotus协作和社交商务解决方案全球第二大的开发团队,为企业客户提供可部署在各种移动终端及基于云的社交商务服务、协作、内容分析及管理能力。在智慧商务领域,IBM于近期收购了Emptoris和DemandTec,以强化在云端的分析能力。同时,为了营造中国本土的智慧商务氛围,IBM软件集团在业内率先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推出智慧营销EMBA课程。

“‘软’实力本身已经内嵌了行业属性,而要使其真正落地中国,也必须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行业客户部总监林鸿昱说。他表示,IBM已经面向行业应用量身定制的“软”实力解决方案涵盖了六大领域,遍及电信、金融、政府、科研、公共事务、石油能源、物流等14个行业。同时,IBM还在全国32个分公司所覆盖的广阔领域,联手大约800家行业合作伙伴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共建中国本土化的整合生态系统。除此之外,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IBM软件还推出了7大类、超过70个可扩展的行业解决方案。

对蓝色巨人而言,渠道与区域市场一直是其将创新理念和产品推向市场的最重要通道。配合智慧“软”实力策略在中国市场的落地,IBM渠道部门的最新业务规划也已出炉。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渠道和工商企业部总监许伟利表示,在2012年,IBM软件合作伙伴的数量将从800家发展到2000家,投入市场合作的经费将达到2011年的三倍。同时,IBM还将投入近300人的技术和销售团队,持续支持合作伙伴向高价值解决方案销售转型。

“在2012年,IBM软件集团将从技术创新、行业拓展和渠道支持三个角度同时发力,为中国企业提供促进业务转型和智慧成长的七大‘软’实力。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与客户分享IBM业务转型的成功经验,并将这种成功背后的软件价值传递到企业用户的业务实践之中。”胡世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