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记本行业的历史来看,笔记本紧随台式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终于在前几年完成了市场份额的反超,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笔记本在性能、功能细分、甚至外观上都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涌现出包括上网本、触摸屏笔记本、甚至没有键盘的平板电脑等众多新的电脑形式。这些尝试既是笔记本行业寻求全新行业增长点的努力,同时也是厂商顺应消费者需求的一些努力和转变。以 Acer 蜂鸟 S3 为代表的第一批超极本产品,在 Ultrabook 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硬件性能的飞速发展,如今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当下性能最强大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办公需求包括字处理、电子表格、PPT 应用,电子邮件、简单的数据库、CRM 等软件客户端等,这些办公应用几年前的笔记本产品都能够游刃有余;在娱乐应用上,1080P 视频播放、音乐应用、一般的图片处理、社交网络应用等功能,当前的高端手机运算能力都能够支持,更何况目前主流配置的笔记本产品了。
在另外一个方面,云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很多复杂的计算和存储工作都在云端完成,这极大地减轻了个人电脑的负担。打个比方,你无法想象在个人电脑上用零点几秒完成庞大的信息检索并返回数百万条检索结果,但是每一次你在 Google 上的查询都是如此。因此新技术的诞生以及产品性能的进步,使当前的电脑产品已经完全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超极本也不例外。性能上的门槛已经过去,消费者在性能“足够”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比如设计、做工用料、人机互动细节等等各个方面。

Ultrabook 超极本
随着时间的发展,许多性能更强同时功耗更低的处理器面市,轻薄型笔记本高价格的缺陷逐渐消失,但其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却逐渐明晰起来,因此受到了众多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同样的追捧。强大的性能、轻薄的外形、优雅的设计、长待机时间,更合适的价格,这些方面都是笔记本发展始终追求的方向,而厂商将通过这些因素之间的权衡来推出自己的产品,消费者将通过这些因素的权衡来选择合适的产品。但是说目前哪种笔记本形态最接近、最能够代表这些发展方向,那无疑是超极本产品。
尽管超极本只是英特尔提出的一个笔记本类别概念,但是它仍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创意: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更加时尚,速度更快,而且轻盈便携。众多 IT 厂家也需要以这样的全新产品形态去拓展新的市场,寻找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各自新的利润点。
消费者也将从厂商在超极本领域的重大投入中获益,比如更长的待机时间,强大的性能以及轻薄的体积,各个厂家大都以略高于普通笔记本一点的成本提供类似性能的超极本产品。以 Acer 蜂鸟 S3 为例,它的机身厚度约 13 毫米,重量仅为 1.35 千克,独特内嵌式显示屏设计,使屏幕厚度降低了33% 。此外,它还具备瞬间唤醒技术,可以在睡眠状态实现 1.5 秒快速唤醒;宏碁独创的即刻连接技术,2.5 秒可实现 WiFi 连接,相较于市场上一般产品 10 秒的连接时间,节约时间达 75% 。
当笔记本风格日益家电化,并逐渐脱离单一的工具属性时,当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移动计算功能,还需其用品的风格与身份标识匹配时,那些更炫、更酷、更轻薄、更加时尚和风格化的超极本终于将登上笔记本发展的中心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