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CEO王俊:BT与IT融合迎来产业爆发点

佚名 发表于:15年03月23日 00:39 [转载] 赛迪网

  • 分享:
[导读]BT(生物技术)和IT(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从华大基因CEO王俊频频参加互联网活动可见一斑。

BT(生物技术)和IT(信息技术)的融合趋势,从华大基因CEO王俊频频参加互联网活动可见一斑。去年的腾讯 WE 大会上,王俊便是做主题演讲的嘉宾之一,昨天的 IT 领袖峰会上,王俊以“IT 与 BT 的融合,产业的爆发点”为主题,现场解析了生命的数字语言。他指出,生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程序化的语言,当生命被数字化后,生命也就存在着被改造的可能。

多年前,克隆羊多利轰动了生物学界。王俊笑称:“其实放到 IT 领域,其实就像是一次简单的复制粘贴。只不过BT以基因信息为基础,IT以二进制的0 和1为基础。”王俊说,伴随着生命的密码被解读,在IT领域对于数据的操作,比如存储、改写、复制、粘贴,都可以在生命领域实现。王俊进一步解释:“基因是生命体最基本构成单位。每个人身上蕴藏的生命信息基本程序就是生命的语言。”

王俊说,生命的程序设定我们每个人的最大寿命是150岁,可绝大部分人活不到。其中,生病是主要原因。从基因角度来看,很多病症都是基因问题,可以视作是生命程序出现了Bug(缺陷)。基因程序运行不了,比如各种各样的罕见疾病。通过基因测序,了解是否有基因突变,可以进行孕前干预。“就好像以前谈恋爱之前是配八字,以后我们就配基因。”

如果停留在预防和干预的阶段,却没有真正地解决方案,绝不能说引爆产业。而 IT 和 BT 的融合提供了这个可能。王俊透露,他们启动了一个计划,搜索 100 万人的基因数据。寻找那些单纯从基因校对来讲,有单基因疾病,但实际上非常健康的人。“这类人被称为‘超级英雄’,他们体内有明确的致病基因,但非常健康,因为体内有另外一套基因保护他。就像程序出现 bug,但是有另外一段基因来修复。如果我们可以找出那一段修复的基因,或许可以找出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

王俊透露,从人产生第一个致癌的细胞,到最终形成癌症,大约平均需要15年的时间,因此,对基因的深度测序,可以预知癌症的发生。类似地,如糖尿病等慢性病,其实是体内的微生物群出了问题。通过检查粪便,可以知道体内微生物的情况,未来,会逐步形成一些干预手段,通过运算“生命公式”,进行饮食调整、菌群补充剂甚至粪便移植等,改变人的肠道微生物的菌群状况,从而预防或者治疗疾病。

既然基因测序这么好,什么时候能让普通人真正地用上? 王俊透露,目前,基因测序已经降到了1000美金,而在明年,华大将推出500美金可以测定一个人的完整基因的服务。当基因本身的数据价值远远大于产生这个数据所需要的成本时候,基因测序就可以实现免费,王俊预计,这一时间将在2019年到来。

王俊指出,如果把每个人的数据都连起来,形成基因组网络,其中的机会不可估量。“类似于我们讲的 IT 互联网,如此大的基因网络最终需要人工智能来学习。BT 和 IT 技术殊途同归,无外乎是对数据的改写、备份和还原。”

[责任编辑:redsenlin]
“互联网+”与“+互联网”本质上相同相通,但从行文顺序不同看出,两者具体含义上存在差异。认清其异同,厘清其关系,对于小到项目操作的微观层面,大到国家行动层面,均有意义。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存储风云榜”是由DOIT传媒主办的年度大型活动。回顾2014年,存储作为IT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存储产业的发展迈向成熟,数据经济的概念顺势而为的提出。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联想携ThinkServer+System+七大行业解决方案惊艳第十六届高交会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